一个坐拥山东省最大水库的生态经济开发区,从筚路蓝缕起步,如何在乡村振兴大潮下蹚出农业高质量发展之路?
立足生态特色,主打有机高端。潍坊峡山生态经济开发区(以下简称峡山区),就在近几年的实践中找准了方向,一路前行的过程中,全国第四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区、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国家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示范区等荣誉纷至沓来。
峡山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张龙江坦陈:“充分放大生态特色优势,着力优化农村产权关系,推动库区周边土地规模化整合,集聚科技、人才、资本等各类先进要素在此汇聚裂变,培育壮大以‘高品质、高标准、高产出、高效益’为特点的各类优质经营主体,一流生态环境赋能,一流特色农产品,打响‘峡山农品、有机高端’品牌。”
立足山水生态优势的“顺势决策”
2012年,几个在潍坊从事计算机行业的年轻人,来到了峡山,在当地政府部门的帮助下,流转了650亩土地,挂出了“重拾一份初味安全,守护一片碧水良田”的招牌。
很快,这家主打“有机汇”的企业,在业内声名鹊起。“一开始主打会员制,就是派出业务员到北京、上海、济南、青岛等大城市发展家庭会员,这边组织生产。2017年进军电商领域,在平台上开设‘有机汇’旗舰店,去年销售收入约5400万元。”公司总经理于庆告诉记者。
10多年来,于庆和他的团队最欣慰的是没有辜负峡山这片山清水秀的沃土:“甘甜的湖水、翠绿的山峦、清新的空气。近几年,越来越多的市场主体来到峡山,主打的多是有机高端农品。”
来自市场的触角,往往是最敏锐的。素称“齐鲁第一库”的峡山水库,库区气候宜人、风景秀美、物产丰富、人文荟萃,是集观光、文旅、养生、休闲于一体的“生态会客厅”。2008年,为更好地对峡山水库生态保护与合理开发,潍坊推动成立了峡山生态经济开发区。
一个生态新区,无工业支撑,农业基础薄弱,如何高质量发展?峡山区农业农村和水资源局(乡村振兴局)局长王建军介绍,以“生态+”“农业+”为发展方向,峡山一方面完善环水库基础设施建设,另一方面充分释放农业功能,让优质农品成为峡山的“金字招牌”。
于是,一条以“有机高端”为特点的发展路径在峡山逐步成型:立足把生态优势转化经济优势,出台土地流转、项目扶持、金融助力、品牌培育等多项优惠政策来培育高端经营主体。
用“主体+园区”打造强劲发展引擎
以前是“四大家鱼”的育苗场,现在正在改扩建成为现代设施渔业科技产业园,该产业园包括国家鲑鳟鱼种质资源库和引育种中心、万吨优质银鲑产业链示范基地、山东省现代设施渔业研究院和潍坊学院现代设施渔业学院等建设内容。
“该项目充分发挥峡山优质水资源优势,计划总投资37亿元,可实现年产银鲑优质苗种5000万尾,商品成鱼3万吨,在补齐国产三文鱼等高端鱼品短板的同时,还可生产精深加工产品及天然功能保健提取物质5000吨,年产值达30亿元,实现年度纳税额一亿元。”园区投资方、康源领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慈乃升介绍。
如今,类似这样的产业园区,已在峡山呈串珠连线之势,其背后发挥作用的,是峡山在环水库优势区域推进的“高端经营主体+优质产业园区”发展策略。“立足生态优势,盘活土地资源,用好财政资金的撬动作用,吸引各类主体、资金、科技等要素在此集聚,成为一个个引领农业发展的标杆或灯塔,共同叫响‘峡山农品、有机高端’品牌。目前,峡山已培育连片面积百亩以上的园区40个。”王建军说。
现代农业园区星罗棋布,最闪亮的那颗是位于峡山水库北邻的北京大学现代农业研究院。近年来,该研究院在种业研发等方面已取得多项突破:小麦第三代杂交育种技术已经申报4项国际专利;利用分子育种技术培育出抗除草剂玉米品种,并通过该玉米品种与大豆间作创新出一套新模式——洁田模式;获得了西瓜、爆裂玉米、番茄等近十种蔬菜瓜果品种选育方面一批重要性状基因资源。
星光不负追梦人。张龙江自豪地说:“最好的生态资源、最优良的品种、最前沿的技术、最优质的经营主体,这就是能够为峡山换来更多真金白银的有机高端农业。”
用“产权股权化”构建联农带农机制
今年68岁的王家庄街道解戈村农民张德礼,这几年在家门口完成了转变,从“土里刨食、看天吃饭”的老农民,变成了“土地有租金、村里有股金、务工有薪金”的新农人。
这一转变的推动引擎,是占地180亩的丰年年农业科技园。据街道党工委书记刘振军介绍,该园区的前身是王家庄街道解戈移民生产扶持产业示范园项目,总投资600万元,于2021年10月动工,建设20座冬暖式大棚,项目产权归街道23个移民村按照比例共同拥有,2022年8月完成建设。
建成后,王家庄街道与丰年年农业科技公司签订运营协议,公司按照数字化园区标准,对园区的灌溉设备、供电设备和棚内控制设备进行完善提升,发展蓝莓、草莓等优质果品的设施化、基质化、标准化、定制化生产。“依托每日优鲜等销售渠道,我们的高端果品都能抢鲜上市、供不应求。园区每年支付36万元给相关移民村,还可带动80-100人的稳定就业。”园区经理赵兴豹说。
发展有机高端农业,靠一家一户的小农户力所不及,但更不能让农民“看着近、离着远”。这在峡山区农业农村和水资源局副局长姜星波看来,关键在于构建联农带农机制:“积极参与潍坊国家农业开放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抓住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契机,推进农村各类产权股权化,鼓励村级党组织领创办股份经济合作组织,带动农民以股民身份参与到有机高端农业发展的大潮中。”
承包地完成确权颁证,农村集体产权基本实现“确股到人”,正在有序推进宅基地“一户一宅”登记颁证……采访发现,在有机高端农业带来土地产值井喷式增长的背后,峡山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农村产权融入其中,万千村庄和农民因其获益而获益,因其增值而增值。(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吕兵兵 蒋欣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