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牢牢守住国家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两条底线,中国银行黑龙江省分行党委高度重视乡村振兴驻村帮扶工作。2022年初,省中行提前布局,根据定点帮扶村齐齐哈尔市泰来县江桥镇临江村的具体情况,从产业发展、环境改善、组织建设等方面入手,因地施策、多策并举、创新帮扶举措,扎实有效开展帮扶工作。“200亩富硒水稻种植”产业帮扶就是该行采取的新举措之一。
临江村有悠久的水稻种植史,但由于种植品种杂、缺乏品牌打造,存在销售难问题。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针对临江村粮食种植产业发展和收入提升面临的困难,省中行加大了粮食种植产业帮扶力度,创新了产业帮扶模式,联合粮食加工企业投入粮食种植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成立农产品产销帮扶中心,并与水稻加工企业联系,提供全过程技术指导。实现选种、种植、除草、施肥等过程技术化,为富硒水稻高质量生产提供科学科技保障。
为确保产业帮扶新模式的顺利实施,省中行充分利用金融行业特点,中国银行、粮食加工企业、村集体联动,形成特色农产品种植、收购、加工、销售产业整体合作态势,实现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产业帮扶闭环,帮助村集体发展种植产业,增加村集体和种植户、脱贫户收入,保护和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
村集体负责组织种植户与脱贫户组成种植互助组,种植200亩富硒水稻,在粮食加工企业具体指导下进行科学种植。粮食加工企业负责按种植合同约定,以高于市场的价格进行收购、加工,生产富硒大米农产品。省中行负责扩大销售渠道,进行消费采购。
在农业专家的科学指导和种植户的精心种植下,去年秋季,200亩富硒水稻喜获丰收,共产出水稻123吨,平均亩产达1200斤以上,同比增加200斤左右,产出富硒大米70吨。水稻收购款已按种植合同约定全额支付给农户,为村集体、种植户和脱贫户在以往粮食种植收入的基础上再增加7.35万元纯收入,总收入将达20万元以上。
在全国中行系统内依托“公益中国”、“中行帮扶农产品采购”、“省中行员工食堂卡积分消费”等平台,采取线上线下、省内省外、单位集采、员工购买等方式,扩大扩宽当地农产品销售渠道。目前,以上销售渠道已经完全打开,70吨特色高附加值富硒大米产品已全部售出,同时还带动了其他杂粮农产品的销售。另外,当地品牌大米、杂粮已成功打入福建、山东、北京、陕西等省外中行系统市场,销售形势看好。“京东慧采”、“国铁商城”全国线上采购平台也成功上线销售。2022年,通过此种模式,省中行在泰来县已实现帮扶消费销售金额达150万元。
春暖花开又一年。驻村帮扶以来,中国银行黑龙江省分行驻村工作队始终紧盯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各类急难愁盼问题,用情用力、驻村助村。下一步,工作队将持续聚焦乡村振兴工作,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工作韧劲,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认识自觉,扎根帮扶,持之以恒、久久为功,以实干实效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图、文/中共泰来县委组织部 王希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