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节,陕西渭南澄城县安里镇义井庄村,黄桃和黄蟠桃迎来丰收,黄澄澄的果子缀满枝头,犹如一个个金元宝;种植户们熟练地将果子采摘、分拣、装筐。
虽没有大范围推广种植,作为村里引进的新产业,今年义井庄村的黄桃和黄蟠桃收益和市场前景让不少村民都跃跃欲试。“我们这里光照充足、土壤质地疏松,适合桃子生长。自从引进后,我们采用富含丰富有机物和各种营养元素的有机肥,所以桃子产量和品质都不错。目前估算一亩地种植收益大概一万多元。通过和县农业局合作,我们引导种植户挑选优质桃子按照礼盒包装,一盒12个,大概6-7斤重,55块钱还包邮,订购的客户普遍反应味道好,价格不错,所以不愁卖。好多村民都计划种植,我们村集体也考虑多规划种植一些。” 谈起村子里的致富新产业,村书记廉志斌详细介绍。
义井庄村种植收获的黄蟠桃 摄/陈岚
地处渭北黄土旱塬区的义井庄村,曾经由于基础设施落后,缺少产业支撑,村集体及村民经济十分薄弱。近年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壮大集体经济,走出了一条强村富民的特色乡村振兴路,而这,也和帮扶单位陕西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澄城卷烟厂数十年的帮助分不开。
“我们厂从2010年结对帮扶开始,就从谋长远、打基础的角度出发,连着几任驻村第一书记深入村民家摸清基础情况,了解大家的需求。最终经过和村里、厂里统一思路,从完善基础设施、开展产业调整、发展集体经济、夯实基层组织建设这些方面发力,为义井庄村办实事。”新一任驻村第一书记张锋俊说。
据统计自2010年开始,该厂针对灌溉沟渠老旧、农村道路老化、荒地开垦等难点问题,累计投入专项资金600余万元,完成水泥硬化路面6940米,用于村内户户通及产业园区道路建设;建造2个500立方米蓄水池,解决耕地灌溉用水问题;平整土地2400亩,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效益;更换太阳能路灯电池和灯头144盏;建设数十个水肥一体化和温控自动化大棚,为优化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发展现代化农业产业提供有力支撑。
义井庄村现代化种植大棚 摄/陈岚
“今年雨水多,周边几个市、村子的樱桃都受影响很大,但村里没受太大影响。大家都说这和村里建设的现代化大棚分不开。你看,我们这能根据温度、湿度随时调整水肥灌溉的量,科技的力量真是农村发展的好帮手。”走进大棚,村里的致富带头人廉红斌介绍。
“我以前在广州那边打工,每个月也就收入2000多块钱,还照顾不了家里人。自从2008年回家以后,赶上了村里修路建大棚发展产业,我家就弄了两个大棚,主要种西红柿和甜瓜,目前甜瓜每年是5000多斤,每斤能卖个5-6块钱,一年下来两个棚收入在8万块钱左右。村里的黄桃包括新引进的烟屿红苹果,我都一直在关注,下一步我想跟村里商量扩大种植。”说起产业发展,廉红斌很是兴奋。
特色农业作为义井庄村的支柱产业,基础已经较为扎实。但从持续壮大村集体经济,开启多元化经营的角度出发,这个村子也在求新求变。
“来看看我们规划的民俗宴会厅,这个是根据周边市场需求为壮大村集体经济探索发展的第三产业,建成后将充分融合澄城县以及我们村的民俗文化特色,为大家提供餐饮服务。除此之外,我们还计划依托种植产业园,吸引城里人到村里开展观光、采摘,发展乡村旅游。这样也能创造更多岗位,带动村里人实现家门口就业。”廉志斌说。
“义井庄村的发展让大家看到新农村发展的未来,下一步,我们将在厂里的指导下,结合村子实际需求把帮扶工作做得更为扎实,真正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让村富民强的乡村振兴梦早日实现。” 张锋俊说。
(文/李楼 黄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