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往高滩村的路十分陡峭。汽车沿着蜿蜒的山路盘旋而上,车窗外悬崖峭壁,谷峰突兀。转过几道弯,山腰间大片梯田映入眼帘,随风摆动的烟株充满生机。
位于陕西省紫阳县城西南的高滩镇高滩村,海拔1294米,因山大沟深、河谷纵横,曾经产业发展基础极为薄弱。近年来,该村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以及帮扶单位紫阳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的支持下,立足村情,精准发力,开展烤烟种植和加工产业,让广大农户从产业发展中获得种植、合作社分红、务工等收入,从而摘掉贫困的帽子。
“为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今年高滩村新建了20座智能化烤房,现在已经投入使用。”紫阳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副经理耿伟介绍,2023年,高滩村发展烤烟面积达到700亩,预计交售烟叶10万公斤以上,实现产值300万元以上。
除建设智能化烤房外,高滩村还持续优化产业布局,以合作社为生产组织主体,按照“烟草部门技术指导+合作社专业化服务+职业经营主体种植经营”的生产组织方式,立足安康烟区实际,通过精准化管理,探索具有山区特色的新型家庭农场培育模式,形成以家庭农场为主体、核心户为支撑的新型种植主体结构。同时,持续加强重点环节设施装备配套,在育苗、起垄、植保、烘烤等关键环节降本增效,不断完善水、电、路基础设施保障,以产业发展促进当地群众增收致富。
“我今年买了车,建了新房,真是双喜临门。”今年45岁的高滩村村民王圣国曾经在外打工多年,成了家有了孩子后,他与妻子决定回乡发展。从2013年开始种植烤烟到如今,种植规模稳步提升,家庭年收入已达数十万元。
“原来常年在外打工不方便照顾家人,现在通过种烟,我实现了在家门口致富,赚钱与照顾家人能兼顾了。”王圣国笑着说。
高滩村村民吴红梅是合作社服务队队员,多年来一直帮种烟大户管护烟叶,工资从每天50元涨到120元,收入逐年攀升。“我们引导当地合作社开展育苗、机耕、采烤、分级等专业化服务,带动烟区300多名劳动力就业,人均季节性务工收入达1.2万元。”耿伟说。
在发展烤烟产业的同时,高滩村在当地烟草部门的帮助下统筹推进粮、烟、油、蔬多业融合发展,构建烟区“多业融合、粮烟双赢”的产业体系和“烤烟+N”多元增收模式,打造完整的致富链条,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特色产业生机勃发、乡村经济快速发展的高滩村里,一幅产业强、农民富的乡村振兴时代画卷正在徐徐展开。(文/图 谢志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