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成以上职工都是周边乡镇村民;直接带动当地280人就业;平均薪资7000元以上;总资产3.8亿元人民币;年产值2.5亿元人民币。这是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托克托县恒富牧业2023年截止目前的数据。它是当地乡村振兴,发展集体经济的标杆企业。
近日,笔者走进托克托县奶牛养殖示范园区,实地走访调研了牧场项目建设现场,30多台挖掘机、运输车等穿梭往来,正在进行施工作业。托克托县恒富牧业作为园区建设项目之一,经过一年来的建设,奶牛养殖规模化、标准化、机械化、组织化水平显著提高,奶业综合生产能力得到明显提升。
恒富牧业总经理罗利恒告诉笔者,3号牧场占地3000亩,项目建设完成后可容纳2.7万头奶牛,目前已经建成的规模可容纳1.2万头奶牛。牧场将采用瑞典利拉伐最先进的80位转盘式挤奶设备、全自动清洗系统、司达特饲喂监控系统、新牛人管理系统等先进自动化操作与信息化管理手段,可有效保证牧场健康高效运营。
富恒牧业起源于上个世纪60年代末,前身为托克托县永胜域9个自然村的集体企业,上世纪末转产承包给个人,后成立公司。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奶牛存栏量12500头,日产奶量150吨,主要供应全球乳业5强,亚洲乳业第一伊利集团,占伊利社会奶源28%—30%。
“我来公司已经快10年了,我原来就是在家务农种地,是罗总带领我们走上了致富路,想想10年以前,我家住的还是土房,全家的年收入都不足20000元,现在我们住的是红砖大瓦房,家里也有了独立的上下水,家里也全部都是现代化的家用电器,全家的年收入也提高到了十几万,上班骑电动车就10分钟就到公司,所受到的苦也和以前截然不同,最重要的是公司给我们每个人都缴纳了社会保险,看病也有了保障,我也从一个农民,转变成了技术工人,我们真心感谢政府的好政策,真心感谢罗总。”富恒牧业职工李国平说起这些年的过往,内心还是显得很激动。
托克托县依托党建引领产业发展思路、产业发展模式,全镇奶牛养殖业蓬勃兴起,以牧定粮定草,优化传统种植业结构,适度扩大粮饲兼用型作物种植面积,共完成农作物种植面积29万亩,粮饲兼用型作物占比70%以上,推动14个规模化奶牛养殖牧场健康运行的同时,有效带动了牧场周边农户增收致富。
“我就是土生土长的托县人,我这的很多员工都是和我一路摸爬滚打过来的,有些人甚至是我的发小,还有我的长辈,我现在做的这份事业,不光是为了要做大做强,实现更高的目标,我对于家乡发展的初心没有变过,还是要带动我的父老乡亲走上致富路,现在我们的目标也正在一步一步的实现,很多外出务工的年轻人也正在逐步回到家乡,为家乡的建设添砖加瓦。”恒富牧业负责人罗利恒说起这些,骄傲之情溢于言表。
今年以来,托克托县五申镇依托伊利现代智慧健康谷托克托县奶牛养殖园区项目,深入实施奶业振兴战略,持续加快落地自治区“奶九条”政策,把本地特色种植资源与现代草业及产业链有效结合起来,加快“从一棵草到一杯奶”全产业链的创新发展。该镇利用全镇流转的5.3万亩土地种植优质苜蓿、青储玉米等牧草,全部用来为当地牧场提供优质牧草资源,形成现代化农业规模化种植,有效降低了饲喂成本,缓解了饲草不足的压力。
托克托县近年来累计支持新建奶牛牧场4个,改扩建奶牛牧场15个、奶羊牧场1个,争取上级配套奶业振兴补贴资金1.1亿元。该县通过争取配套资金,足额兑现植被恢复费、流转费奖励资金等措施,为加快推动奶牛养殖场标准化、现代化、规模化建设,为奶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扎实基础。
目前,托克托县奶牛养殖示范园项目规划面积近8万亩,总投资约80亿元,预计到2025年示范园项目建成后,全县奶牛存栏将达到25万头,年产奶量100万吨以上,年产值可达55亿元,可提供就业岗位6400个,带动饲草种植100万亩,间接带动当地4万人就业。
(文、图/李艳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