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刘伟林 岳海兴
近日,在位于黑龙江省孙吴县清溪乡腰岭村的鸿松汉麻科技公司打麻车间里,机器轰轰作响,打麻生产线高速运转,一捋捋麻纤维从生产线上徐徐而出,工人运麻、梳麻、捆麻、打包、转储,一片繁忙的加工景象。
“这家汉麻科技公司是清溪乡2021年引进的,不仅带动了全乡汉麻种植,更是解决了冬季农民就业问题,农民在家门口就能挣钱。”清溪乡党委书记侯佳斌介绍。
“乡里引进的这个打麻厂真是为我们农民做了一件大好事。以前一入冬,不是在家‘猫冬’,就是外出打工。现在多好,不出村就能挣钱了,而且收入还不少,我们老两口一年在麻厂的收入有5万元左右。”60多岁的腰岭村村民程银高兴地说。
近年来,清溪乡按照“龙头+基地+农户”产业化发展模式,引进“外援”发展汉麻种植加工产业,推动乡村振兴,拓宽农民增收路径。
据介绍,鸿松汉麻科技公司是集汉麻科学化种植及标准化生产于一体的汉麻企业,该项目占地2.6万平方米,2021年7月开工建设,项目一期当年12月底竣工并投入生产,完成投资2000万元,建成4条国内较为先进的现代化新型打麻生产线、3200平方米的标准化生产车间以及附属成品库、麻屑库,同时配备除尘设备。2023年,企业流转土地种植的1.2万亩汉麻喜获丰收,企业开足马力进行生产。
“汉麻产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生产线用工较多,2022年加工高峰时用工超过了100人,仅支付工人工资就超过了200万元。”鸿松汉麻科技公司现场负责人陈尔俊说,“今年汉麻加工刚刚开始,仅开通了2条生产线,已雇佣40多名工人。等过段时间进入加工高峰时,4条生产线全部开动,用工得超过100人。”
“该汉麻企业的引进推动了乡村振兴,增加了农民收入。”侯佳斌算了一笔汉麻企业带来的增收账,一是增加了村集体收入,该企业每年向村里缴纳租金10余万元;二是土地流转收入,2023年企业从农民手中流转耕地,每公顷流转价格高于市场价格500到1000元;三是轮作收入,2024年农民种植大豆,有轮作补贴;四是当地农民种植的汉麻也有了销路,2023年企业收购了3000公顷的汉麻;五是当地富余劳动力再也不用去外地打工,在家门口打工挣钱,仅清溪乡每年在此打工的就有30多人,还吸引了全县富余劳动力到企业打工。
“我2023年初在麻厂打工,一个多月挣了1.1万元,听说麻厂又开工了,我又来了,争取今年多干几个月,多挣点钱。”孙吴县腰屯乡农民李国芹说。
孙吴县是中国汉麻之乡,汉麻种植面积连续8年保持全国领先。“汉麻加工让冬闲人不再闲,近千名农民到当地20多个麻厂打工,月收入在5000元到1万元。”孙吴县汉麻协会秘书长国景飞介绍,“汉麻种植加工确实为孙吴县闯出了一条促乡村振兴、助农增收的新路子、好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