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位置:经济网_经济日报《经济》杂志社官网 >> 乡村振兴 >> 产业 >> 浏览文章

赶考幸福路

2024-01-23 来源:经济网   加入收藏

“我今年做的最对的事情就是用了这个新烤房,你看,我这烟叶黄灿灿的,也卖出了好价钱!”2023年的烟叶烘烤已接近尾声,老三对于今年自家的烤烟满是欣喜。

滕兴园正在教授工人初分烟叶  摄/李娅

老三本名叫滕兴园,是云南省楚雄州牟定县安乐乡的一名烟农,因在家里排行第三,加上他为人和气,所以大家都亲切地称他为老三。

老三是从2012年开始栽烟的,在此之前,他的主要业务是开零售店。“12年新公路开通前,我们这儿热闹得很,七里八乡的都来镇上赶集。”老三结婚后在父母帮衬下,和妻子在安乐乡集镇上租了个店铺,临街、位置好、商品全、回头客多,老三家的店铺生意一向都是红红火火。

但2012年从牟定县城到元谋县城的公路开通后,却给老三出了个新难题。曾经连接两县的安乐集镇,成为了“过气小镇”,人车寥寥,店铺的生意也一下子冷清了许多。

“那段时间,我都想出去打工去了。可是姑娘才上小学,爹妈年纪大,要是我不在,这些事都要妻子一人扛了。”

就在老三左右为难时,几日不见的烟草部门片区客户经理带着喜讯来了。“老三,有好事情,这样子……”客户经理情绪昂扬和老三交谈起来。原来在安乐集镇上,和老三面临一样难题的还有好几家。为帮助大伙儿解决经营困境,烟草部门客户经理经过调查了解后,决定通过店铺形象新塑、烤烟粮食融合种植等方式,拓宽大伙收入来源,增加经济收入。

老三在了解了种植烤烟的好处后,决定听取建议,要去试一回,看看能不能蹚出一新路子。

2012年开春,怀着忐忑又激动的心情,老三开启了种烟之路。但作为种植新手,老三技术经验缺乏,虽然是村里有知识的年轻人,经过研究后,如何种植、如何管理依然是一头雾水。

“好在有烟草公司的培训,起垄理墒、移栽采烤……每个过程都给我们培训了,烟站技术员更是一直跟着我指导。”在烟草部门帮助指导下,老三第一年种8亩烤烟便成功了,加上店铺改造、经营管理转变后,老三一家有了六万多收入。现在,老三种植烤烟的技术逐年成熟,烤烟收入逐年增多;而妻子的店铺在烟草部门帮助下,完成了店铺形象提升和终端升级,生意也渐渐恢复了往日的红火。

“前几年不敢种很多,种了这么些年,我现在都和妻子分工合作干了。”老三说完,哈哈哈笑起来,眉眼成了一道弯月。老三所说的分工合作主要得益于烤烟栽收与零售旺季的互补,农忙时,妻子帮老三分担琐碎的农活,节日旺季时老三帮着妻子一起打理小店。

老三两口子敢想敢干,家里的收入也越来越多,但是老三远不满足于此。“我们老了,但是技术一直在进步,这几年机器栽种越来越多,我们乡今年还建了电烤房,不学习我都跟不上了。”老三这样想,也是这样干。

2023年牟定县安乐乡30座电能烤房建起后,老三第一时间去参观咨询,他发现自家前几年盖的老式密集型烤房与现在的新能源烤房相比存在很多不足,老烤房费时费力,成本高,新能源烤房不仅可以减省煤炭、人力成本,更重要的是烤出的烟叶质量更胜一筹,卖的价钱也更好。

回去后老三立马对家里的五座烤房进行了改造,烤房改造后,烟叶站技术员手把手教老三生物质烤房烘烤技术。 此外,他还新买了五台生物质燃料机和2500个新式烟夹,新买的烟夹采用分类编装的方式,帮助老三大大节省了编烟入炉时间和用工,成功解决了“顾上不顾下”的问题。

“今年65亩烟,我一个人烤也没那么费力,想想十二年前自己守着土烤房,烤的第一炉烟,我现在也是称得上烘烤师傅啦。”老三自豪地说道,熟练掌握烘烤技术后的老三不仅自己解放了,损失率也降低了。

时光荏苒,白驹过隙。转眼老三的女儿也高中毕业了,顺利考上了心怡的大学,这是让老三最自豪开心的事了。“现在政策好,种植有补贴,相信一年更比一年好!”老三脸上洋溢着幸福。勤劳踏实、敢想敢做是老三十多年来栽烟和店铺经营之道,是他挥洒汗水的痕迹,也是他幸福生活的“赶考之路”。

(文/云南省楚雄州牟定县 孙艳 李娅)


0
上一篇: 好事多“魔” 孕“芋”增收新路
下一篇:没有了

经济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