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尝尝这茶,里面的菊花可是我们自己种的,香的很嘞!”每逢朋友或客人来访,赵正山都要泡杯花茶热情地招待一番。
赵正山是云南省丽江市古城区七河镇共和村太平村小组长,他所在的村落以玉米、烤烟等传统农作物为主,但他一直在寻找一条乡村产业多元化的路子。
七月菊为菊科一年生草本花卉,按花色可分为蓝紫、白、桃红等色,夏秋开花,浅根性植物,栽培地区广泛,具有清热解毒、解郁安神等功效。近几年,七月菊以其药用功效和观赏价值具有较好的市场前景。
2021年末,赵正山前往七河镇木光村探亲,知晓表哥在当地种植的10亩七月菊产量丰厚,卖出了5万元左右的好价钱,赵正山心动不已,也起了种植七月菊的念头。
“我当时就想,咱们两个村挨得近,气候、土壤等条件相差不大,他能种好,我肯定也能种好。”赵正山随后四处打听相关收购商的信息,寻找种植七月菊的合适契机。
2022年初,在村委会的牵头介绍下,他和同村的2个农户一起与收购企业签订协议,开启了七月菊的种植之路。
“刚开始好多人怕亏本不敢种,我事先调查过,我们村的气候条件适合这种菊花生长,就抱着试一试的心态种了11亩。那年长势不错,平均每亩收成2吨,按照3元每公斤的价格卖给收购企业,一亩地就拿到了6000元,扣除各项成本总赚了近4万元。”回忆当时的决定,赵正山觉得自己有点过于大胆了。
赏心悦目的七月菊花海。摄/赵正山
第一年的实践证明,太平村的气候条件、地理环境和土壤质地等都适宜种植七月菊,因此在2023年,同村有17户农户纷纷加入种菊队伍,一起与企业签订了70亩的七月菊种植收购合同。赵正山也把种植面积扩大到了20亩。
为了种好七月菊,赵正山带领村民登门向古城区共和综合服务专业合作社的烟技员请教田间种植管理技巧,他们很快掌握了播种、施肥、病虫害防治、采收等环节的规范操作。
“有了更成熟的经验和技术,去年七月菊的亩产量提高到了2.5吨左右,按照3元每公斤的价格,大伙总共收入50多万元。”赵正山说。
村民采收七月菊。摄/赵正山
“我是去年加入赵大哥他们种植队伍的,种7亩菊花,赚了4万左右。”同村农户和万东挠着头说,“今年换了辆新的农用拖拉机,接着好好干,跟着大家抱团搞产业总归不会错!”
引入新产业后,七月菊成为太平村促农增收一个新的增长点,但赵正山并不想止步于此。
七月菊花期长,这样的美景从七月持续到十月,吸引了不少城镇及周边村庄的客人到此游玩。“这是打造太平村旅游基地的一个良好契机,我们可以把它作为一个旅游名片。”赵正山说。
谈起七月菊旅游基地的构建计划,赵正山表示:“今年陆续有周边村子的村民加入我们,咱的队伍已经壮大到接近40户。我们打算把种植规模扩张到100亩以上,然后借助公众号、短视频等多媒体向外界宣传,打响咱们村的名气,让更多人了解我们的七月菊,来我们这里观光玩耍,等旅游之风吹起来了,其他新产业就又被带动起来了。”
皑皑花海铺就农民增收新路子,太平村因地制宜,大力发展菊花产业,促进了当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带动当地群众富起来、乡村美起来,走出了一条“产业多元、生态宜居”的特色发展新路径。(文/云南省丽江市古城区烟草专卖局 陈雨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