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位置:经济网_经济日报《经济》杂志社官网 >> 乡村振兴 >> 产业 >> 浏览文章

万亩枇杷黄 一果助振兴

2024-07-01 来源:经济网   加入收藏

东园载酒西园醉,摘尽枇杷一树金。初夏,走进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蒙自市芷村镇庄寨村枇杷种植基地,茂盛的枇杷树层层叠叠绵延山头,扮绿了青山,鼓起了群众的钱袋子

果农杨善伟对枇杷树修剪。李春荣 摄

“这儿的枇杷肉厚汁多,皮又薄、大而甜,口感非常好……”在果农杨善伟家的枇杷园中,来自云南省昆明市的游客刘女士和家人采摘了几粒品尝后,赞不绝口。刘女士边摘边说道, 每年这里的枇杷园开园,她们都会专程相约赶来采摘,老人小孩都喜欢吃,枇杷品质好,价格又公道。

“我们村种植的枇杷打出了牌子,每年都吸引不少商家前来洽谈收购和游客品尝采摘。”正忙招呼游客采摘枇杷的杨善伟乐呵呵地说。

合作社社员分拣枇杷 李春荣 摄

“这些年,我们通过引进新品、改良种植技术等措施,枇杷果大色艳、皮薄肉厚味美等优点突出,是外销鲜果中的‘俏货’”庄寨村村民小组长李玉江自豪地说,当地环境光照足、温差大、无霜期长,种植的枇杷挂果时间长,每到盛果期,果商开着货车到村里收购,销路不愁。

芷村镇位于蒙自市东南部山区,是一个以粮食、果树、大棚蔬菜和烤烟等农作物种植为主的乡镇。近年来,芷村镇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不断优化传统产业布局,其中以枇杷为代表的特色水果成了村民致富增收的新路子。

“枇杷果实发育期需水量多。以前每到这时期我们是两眼干巴巴,到处去找水、抽水、运水更是常态。自从蚂蚱冲水库和引水渠修通后,周边村寨农作物种植灌溉再也不缺水了。”李玉江说。

蚂蚱冲水库位于蒙自市芷村镇南溪河上游北溪河的支流白诗河上,是一座以农业灌溉为主的小(1)型水库,总库容434.5万立方米,年供水量630余万立方米。

此前,因地势原因,处于山谷中的白诗河河水利用困难,沿岸庄寨、扎租白等9个村寨的坡地及流域的耕地守着水却“解不了渴”,在一定程度上阻滞了周围群众增收的脚步。2016年,在蒙自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红河州烟草专卖局向上级申报蚂蚱冲水库工程建设项目。同年,中国烟草总公司复函同意该项目建设。2017年4月,总投资1.03亿元,其中烟草援建7730.36万元的蚂蚱冲水库开工建设。该项工程历经4年完工,解决了芷村等四个乡镇3.82万人用水及1.95万亩农田灌溉,大幅提升了当地粮食、枇杷、烤烟等农作物种植综合生产力。

如今,芷村烟区和枇杷种植基础地大部分田地都已实现“渠相通、沟相连、路配套”,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制约当地农业经济发展缺水的问题。

同时,为有效化解用工难、技术指导欠缺等问题,在蒙自烟草专卖局与蒙自市农业农村局的帮助支持下,当地合作社建立健全专业化服务队伍,定期组织农艺专家开展培训,针对枇杷种植产业为果农答疑解惑,助农强技术提收益。

“以前制约发展难题都解决了,生产生活基础设施越来越好,机械化作业种植,技术有技术员入地亲教,在家门口就把钱挣。”芷村镇庄寨村村民杨劲松说,今年枇杷收成不错,价格也不错,他算了笔账,他种植的6亩枇杷地,目前已为他带来5万多元收入。

此外,当地合作社在开发枇杷新产品,延长产业链上做文章,发挥“土特产”经济效益,促进枇杷产业链条纵深发展。深挖枇杷花、果、叶功效与作用,通过初加工、再加工、深加工形成吃枇杷果、品枇杷蜜、尝枇杷膏的产业链条。

万亩枇杷绿,一果助振兴。如今,庄寨村深耕“农、特、旅”三字,让枇杷与美食“握手”,枇杷与旅游连线,枇杷与文化融合,助力当地从传统农业种植向农业观光旅游进军。(李春荣)


0
上一篇: 真金白银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下一篇:没有了

经济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