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位置:经济网_经济日报《经济》杂志社官网 >> 乡村振兴 >> 产业 >> 浏览文章

云南红河:哈尼山村“内外兼修” 接住乡村旅游“热度”

2024-06-27 来源:经济网   加入收藏

“各位游客,请看这张导视图,我们现在所在的位置是牛弄村停车场,村内有多处小景观,还有露营基地、草莓基地,大家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项目体验。”近来,许多游客涌入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绿春县大兴镇迷克村,该党总支委员李负优每天都要充当“导游”,给大家介绍该村各种“玩场”。

李负优讲解牛弄村导视图。摄/何杨秀

“牛弄”是哈尼语,寓意六畜兴旺。牛弄村距离绿春县城15公里,全村有76户342人。近年来,牛弄村渐渐成为当地乡村旅游的热点。

沿着入村小路前行,牛弄村各种主题的“乡村墙绘”散发着浓浓文化氛围,让人仿佛置身于童话世界。往深处走去,整齐的民宿推窗见茶山,俯瞰见梯田,百香果园、草莓园、油桃园在村庄不同区域成林结果。

但谁曾想,在十年前,牛弄村还是一个贫困村,虽然村子里有2000多亩肥沃的土地,但因为土地耕地碎片化严重,农业产生基础设施薄弱,村民农业生产投入大、产出收入低,再加上没有路,地在山坡,人在山头,村民们辛苦一年只够维持温饱,越来越多的青壮年选择了外出打工。

为了寻找到一条适宜的发展路子,从2016年开始,李负优和其他村干部带领着村民积极对接各方力量,开了几次会讨论,思路逐渐清晰:应该发挥牛弄村独特的自然优势和人文优势,通过县政府“党建引领 六村同创”建设,将牛弄村打造成为绿春县城周边“桃源生活村”。

2018年,绿春县开始实施“千村整治”工程,通过实施以治污、治违、治脏、治差“五治”为重点,推动农村人居环境宜居宜业。牛弄村也在这一波整治中开始改头换面。

“建设过程中,遇到土地问题、资金问题,我们几乎没有费力,因为群众都自发让地建设。”李负优介绍说,现有的停车场、花海、水景观打造过程中,村民们主动支持,共同谋发展的愿望十分强烈。

在产业发展方面,牛弄村结合村情坚持把茶产业作为“一村一品”特色产业,科学布局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建设初制所1个、茶文化交流中心1个,引进茶企业3家,在1300亩茶叶地套种茶花并引进茶花鸡养殖,打造有机茶叶循环经济新模式。

除此之外,牛弄村建成草莓基地30亩、油桃50亩,稻田鱼60余亩,八角100余亩,并以“支部+企业+市场+农户”模式发力,统筹育苗、种植、加工、包装、销售等各个环节,推动全链条增值。

2022年,牛弄村抓住时机,在村里和茶山上建立了游步道,开设“网红露营地”“儿童乐园”等网红打卡点,辐射带动农家乐发展,积极推动乡村旅游发展。

牛弄村一角。摄/何杨秀

2023年,牛弄村实现旅游收入5万余元,并入选《全国乡村振兴典型案例》《云南省20个优秀村庄规划典型案例》。

随着前来牛弄村的游客越来越多,李负优把自家的一个门面改造成了一个杂货店。

绿春县烟草专卖局客户经理的建议李负优依托小店,帮助村民们销售部分红米成品、茶叶、百香果等,并为其商品陈列和形象改造出谋划策,小店的人气也越来越高。目前,李负优每年支付给乡亲们的土特产收购款超过了4万元。

“今年五一期间,牛弄村日均接待游客200多人。游客那么多,送给我们一个大大的惊喜!”李负优说。

除此之外,客户经理还建议李负优将本地的农特产搭上电商平台快车道,利用直播带货等形式促农增收,从而帮助村民打开更多的销路。(文/云南省红河州绿春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 何杨秀 张书启)


0
上一篇: “艾”心助农草更香 快步踏上致富路
下一篇:没有了

经济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