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们村的羊肚菌终于种植成功了,每亩收入可到万元,以后我们的小春不止可以种蚕豆了。”云南省丽江市永胜县永北镇兴营村陈国平老人说。
兴营村羊肚菌种植棚。摄/袁友才
兴营村位于永胜县与宁蒗县交界处大山下,距离永胜县城约10公里,全村有耕地9660.6亩,是永北镇主要烟叶种植区之一。
因此,冬春土地有效利用是村民们较为关心的问题:种什么农作物既能卖上好价钱又不影响烤烟种植?
兴营村支书袁友才心中,把蚕豆、绿肥、小麦等传统小春作物检视了一遍又一遍,这些作物都尝试过了,效益还是差强人意。
2021年,作为云南省野生菌主产区之一的永胜县,将食用菌确定为“一县一业”重点产业。拿着县里关于培育壮大食用菌产业发展实施意见,袁友才立即召集几位村干部开始研究羊肚菌种植。
羊肚菌又称“懒汉菇”,每年12月开始种植,次年4月完成采收,一年只有一季,恰好与烤烟种植时节错开。种植羊肚菌可使土地一年四季不闲置,村民季季有活干,加之亩产值也不低,应该是小春种植的理想作物。
“羊肚菌一亩要投入一万元左右,成本太高了,也不知道回报怎么样,我们亏不起呀!”
“从来没有种过羊肚菌,听说还是需要很多技术的,我们什么都不懂嘛!”
“大家都种了卖不出去怎么办,像以前种玛咖一样怎么办?”
在向村民们宣传时,羊肚菌种植技术欠缺、资金投入大、销路不稳定、村民顾虑等等都像一座座大山横在袁友才和同事们的面前。
“我们带头干,只要我们干出成效了,村民自然会跟着一起干的!”袁友才拍板决定。
2022年底在丽江中源绿色食品有限公司的技术支持下,袁有才和村委带领8位有种植意愿的村民试验种植羊肚菌200余亩,亩产200公斤,但当年由于疫情影响销售渠道,羊肚菌种植未按预期获得丰厚利润。
第二年,他们持续开展试验种植,又由于种植技术、气候温度等原因,导致羊肚菌出菇差,品质不高、减产情况严重。
遭遇了重大失误后,袁友才认真进行了反思,邀请由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云南省农科院、昆明食用菌研究所等专家团队成立的“科技小院”到兴营村共同查找减产原因。
在专家的帮助下,兴营村以栽培技术、管理技术为重点,从选地、种植、采收等环节入手,制定适合兴营村的食用菌栽培技术。
2024年,兴营村种植羊肚菌1080亩,平均亩产达300公斤,亩产值平均达到万元。
“你们看,这是我们今年种植成功的羊肚菌,个个都菌盖饱满,这个颜色和个头一看就很优质,我们终于成功了!”村委副书记雷国锐展示着手里的羊肚菌说。
兴营村羊肚菌种植获丰收。摄/袁友才
“兴营村林地面积近2万亩,不利用起来太可惜了,我们今年计划建设一个林下食用菌种植示范基地。”袁友才说,在专家建议下,兴营村计划除了羊肚菌,再试种一下金耳、木耳、灵芝等,将林地也盘活起来。(文云南省丽江市宁蒗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 余秀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