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位置:经济网_经济日报《经济》杂志社官网 >> 乡村振兴 >> 论坛 >> 浏览文章

党建领航聚合力 文明铸魂促振兴——江西定南县历市镇以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实践与成效

2025-07-07 来源:经济网   加入收藏

乡村振兴,党建为魂。党组织作为乡村发展的领导核心,其强大的组织力、凝聚力是推动乡风文明建设、激活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的根本保证。定南县历市镇坚持把加强党的领导贯穿乡村振兴全过程,以建强基层党组织为核心,将乡风文明建设作为重要抓手,通过筑牢红色阵地、凝聚乡贤力量、树立先锋标杆,推动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以党风带民风、以文明促振兴。

一、建强红色阵地,筑牢振兴“桥头堡”

党组织是乡村振兴的“主心骨”,历市镇党组织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点的核心阵地作用,构建“镇—村—组”三级文化服务体系,让党建元素融入乡村肌理。

(一)支部牵头建阵地,让服务零距离

历市镇党委积极盘活整合资源、统筹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建设,实现全镇行政村全覆盖,整合客家围屋、宗族祠堂、红色遗址、农家书屋、文体广场等功能,成为群众学习、娱乐、议事的“党群服务综合体”。如蕉坑村党支部组织翻新闲置老屋,改造成藏书3000余册的图书室,并定期举办读书会,让村民在阅读中提升文化素养,在书香中感受党建引领。

这些由党组织主导的阵地,不仅提供学习娱乐空间,更成为政策宣讲、技能培训、文化活动的综合平台。例如,针对城郊小学生多的特点,围绕学生教育需要,定期开展“传家训·润童心”主题文化实践活动,将本镇优秀传世家训布展于文化站,组织学生阅览、交流,有效提升了服务群众、凝聚群众的能力。

(二)阵地姓“党”强功能,让理论接地气

各实践站始终坚持“党建+服务”定位,成为党的理论宣传主阵地。在实践站组织“微党课”“微宣讲”“微电影”等,让党的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历市镇创新方式,谋划推出了“小院讲堂”宣讲方式,将宣讲从室内搬到室外,由下而上开展群众性宣讲,用土话讲理论,用故事传精神。例如,寨上村党支部将“讲堂”搬到红军瓦桥上,邀请老党员结合自身参与乡村建设的经历,用土话解读党的二十大精神,让群众听得进、记得牢,确保乡风文明建设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

二、创新平台机制,汇聚多元共治合力

乡贤是乡村治理的重要力量。历市镇党委坚持“党建+乡贤”模式,由党组织牵头搭建乡贤参与治理的平台,让乡贤力量在党的引领下精准发力,形成“共治共享”新格局。

(一)组织引领建平台

村党组织创新搭建各类协商议事平台,由党员干部牵头,组织乡贤、老党员、致富带头人、普通村民代表等共议村规民约、产业发展、公益事业。这种党组织领导下的民主协商,激发了村民的主人翁意识,促进了乡风民约的落地生根。

“小院讲堂”:利用村民院落开展微宣讲,干部与群众围坐畅谈,共商村务,话变化、谈发展、议未来。例如太公村群召集众到盘活后老围屋祠堂内,干部群众畅所欲言、共话发展。

“祠堂圆桌会”:依托宗祠文化,邀请乡贤、老党员、致富带头人等共议村规民约、产业发展。例如,竹园村固定在每年春节前后,由本小组各户户主齐聚刁氏祠堂,以小组为单元,以“圆桌会”形式总结过去一年小组内公共事业,并筹划新一年建设事业。

“历市大讲堂”:作为链接外部资源的桥梁,镇党委邀请外界企业家、高校专家,每月到讲堂授课,内容涵盖农业技术、民宿打造、电商创业等,助力村民增收。

(二)凝聚乡贤力量,助力乡村发展

党组织积极搭建桥梁纽带,引导乡贤能人反哺桑梓。在党组织倡议和引领下,成立了“树人”教育协会,由乡贤捐资设立奖教助学基金,重磅奖励全镇辖区的优秀学生2批次。全镇级“树人”教育协会的带动下,恩荣村、汶岭村、蕉坑村等村纷纷依制成立本村级教育协会,形成“组织引领、乡贤带头、群众参与”的良好氛围。全镇崇文重教、奖教助学之风愈发浓厚。

此外,在党组织协调下,乡贤还积极参与村庄规划、矛盾调解、公益事业,如修建村道、安装路灯等,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生力军”。

(三)赋能群众参与,培育文明主体

党组织通过丰富多彩的品牌活动,吸引广大群众参与,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提升素养,变“要我文明”为“我要文明”,真正成为文明新风的建设者和受益者。

“文明集市”:每月分片区开展、辐射辖区各个区域,整合义诊、义剪、政策咨询、农技推广等服务,让村民“赶集”也能享受便民福利。

“我们的节日”:结合春节、端午、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举办包粽子比赛、重阳敬老宴、老人生日会、义赠春联等活动,增强文化认同感。

“传家训·润童心”:组织青少年学习家风家训,通过诵读经典、亲子互动等形式,传承优良家风。

三、树立先锋标杆,党建引领新风尚

榜样是最好的引导。历市镇通过选树标杆、宣传事迹,让“学模范、做先进”成为乡村新风尚。注重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要求党员率先垂范,带头遵守村规民约、抵制陈规陋习、参与志愿服务、弘扬优良家风,以实际行动引领新风尚。

(一)先进典型树起来

历市镇党委每年组织开展“好人”评选,挖掘出一批一批扎根基层、孝老爱亲、诚实守信、助人为乐的先进典型,用身边榜样教育引导群众。例如:汶岭村村医王毅坚守山村医疗事业25年,风雨无阻为村民提供医疗服务,被村民称为“好医生”;陈华晶,历市村村民,七年如一日,照顾病危公公,不离不弃,在十里八乡传为美谈;杨梅村党总支书记赖燕成,10年来一心扑在工作上,为村民默默地奉献。2023年,他被评为新时代赣鄱先锋“一心为民好支书”,用行动诠释了“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

(二)红色精神传下去

历市镇党委深入挖掘本土红色文化资源,让红色基因融入乡村治理,转化为群众干事创业的精气神。通过组织红色故事会、专题展览等活动讲述全县第一名共产党员方学元的革命故事,让红色血脉融入乡风文明,激励后人砥砺前行;车步村党支部打造“建国前名人榜”,通过整理革命先辈事迹,展示革命先辈奋斗历程。目前,方学元故居、车步村武装暴动总指挥部旧址已纳入历市镇正在打造建设的车步片区红色文旅项目中。

乡村振兴,乡风为魂,党建为根。定南县历市镇的探索实践生动诠释了“党建强则乡风正,乡风正则乡村兴”的逻辑。以党风政风引领社风民风,方能激活乡村振兴最深沉的动力。唯有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将党建工作深深扎根于乡风文明建设的沃土,方能为乡村高质量发展培塑精气神、注入软实力。未来,历市镇将继续加强基层党建工作,深化乡风文明建设,让文明之花绽放得更加绚丽,绘就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定南县历市镇党委书记 宗剑锋


0
上一篇: 第三届大碧头乡村振兴中文化旅游及三产融合人才振兴研讨会在桂林全州召开
下一篇:没有了

经济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