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网黑龙江讯 初秋时节,黑龙江省泰来县大兴镇时雨村建档立卡户庭院里,工作队员们正在地里忙碌着,有薅草的,有田间管护指导的。把利用庭院种植板蓝根当做建档立卡户稳固增收致富的金疙瘩精心呵护着,助力时雨村脱贫致富换新颜。
2017年12月、2018年6月,泰来县委两次从县直各部门遴选驻村工作人员,派驻大兴镇时雨村开展扶贫工作。驻村工作队成员分别来自五个单位。四年来,他们克服没有包联单位经济依靠、没有单位主要领导3+2式的驻村指导、关心,他们牢记县委重托,从县城部门来到穷乡僻壤之地时雨村,以村为家,撸袖实干,助穷亲阔步奔小康。
问诊贫情定“靶向”
“村里的干部群众都看着我们呢,看‘从上面来的’扶贫工作队如何带他们走出贫困。”从驻村第一天起,由时雨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长周志德带领的工作队就感到沉甸甸的压力。
时雨村全村辖8个村民小组,共有1431户3891人。该村是黑龙江省内最早的古驿站之一,清朝吴三桂叛乱被平息后,其旧部人员被发配此地充当“站丁”,他们多数是来自云南、广西两省的白族。该村目前有建档立卡户54户93人。当地土地沙化严重,交通十分不便,属典型半丘陵地区,基础设施滞后,产业发展单一,村集体经济力量薄弱。加之工作队刚到村,人生地不熟,对于习惯了在县城说普通话的队员们来说,语言习惯也成了沟通障碍。走访贫困户时,队员们经常被狗追着跑,好不容易进了门,还听不懂驿站方言。即使面对重重困难,队员们为迅速打开扶贫工作局面,依然坚持每天起早摸黑走村串户,学方言、拉家常、访民情,召开群众会、庭院会,宣传扶贫政策。
一个月下来,工作队不仅摸清了村情、户情、民意,也融入了村集体,逐渐与群众打成一片。在深入走访调研的基础上,工作队与村两委瞄准“靶向”,量身定做了脱贫计划,为整村出列、户脱贫排好了时间表,画好了路线图。
村支书柏井军说:“工作队不但给我们村带来了优良的工作作风,而且还帮村里理清了脱贫发展思路,村里基础设施、人居环境、人民生活水平都有了极大提高,使全村顺利实现了脱贫出列。”
筑牢堡垒强组织
强有力的党组织是农村工作的核心和关键。工作队把筑牢党组织战斗堡垒同脱贫攻坚工作有机结合,从班子和驻村帮扶队伍建设抓起,共同研究支部规范化建设工作,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为契机,围绕脱贫工作主题上好党课,进一步强党性,提素质。
为巩固主题教育成果,推进基层党建,驻村工作队积极组织村里党员到江桥镇马占山抗战纪念馆、大兴镇抗洪纪念馆参观,增强了爱国主义教育的时代性和感染力,增强了全体党员在党的政策指引下早日实现乡村振兴的信心和决心。
针对活动场所设施设备缺乏的困难,工作队积极向泰来县文广体局请示,配齐配全了活动场所的设备设施,建设了一个党员活动室、一个图书阅览室、两个文化广场、一个篮球场。真正实现了“党员活动有阵地,群众学习有场所、百姓活动有去处”。2017年末该村顺利摘掉软弱涣散村的“帽子”,并荣获了大兴镇党委颁发的“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夯实基础惠民生
为改变村基础设施滞后局面,工作队与村两委协同配合,积极向上级单位请示汇报,多维度进行帮扶。
硬化村内道路21.3公里,修建排水管线2000延长米,安装太阳能路灯120盏,新建、维修农业生产路10公里,建防洪堤坝4000米,机改电辐射10000亩耕地变为用电取水,绿化打造景观园一处,新改造3个池塘用于观赏荷花和有偿垂钓,每年人居环境整治清理垃圾2000吨以上,调动全体村民积极参与实施危房改造,通过采取“五个一批”方式共改造泥草房195所,其中新建92所,为建档立卡贫困户改造房屋新建34户,为一般农户改造房屋58所,修缮房屋64所,灭迹“垃圾房”38所,并户13户,购置1户,这些项目和资金的投入,实现常住人口无一人住危房,村民出行生产不再难,有力改善了村民的生产生活。
为强化村民自治管理,工作队与村两委研究制定了《时雨村村规民约》、《时雨村委会与康洁公司关于垃圾收集、清运、保洁管理制度》等刚性条款,推广“积分改变习惯,勤劳改变生活,人居环境提升精气神”的精准扶贫模式。
“感谢工作队的同志们,现在路修好了,村里也干净,路灯亮了,出行又方便,人们的精气神也好起来了。”谈起驻村工作队,时雨村王二琴老人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选准产业助脱贫
在基础设施逐步改善的基础上,为破解帮扶村产业结构单一,村集体经济力量薄弱瓶颈,工作队与村两委班子多次研讨,几经奔波,因地制宜,探索出一条由合作社+基地+建档立卡户共同种植板蓝根的振兴之路。村干部成立了江辉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以“合作社+基地+农户”的运行机制,根据市场需求种植中药材板蓝根。为激发贫困户的内生动力,合作社宣传并鼓励村民种植中药材,提供了种子和技术指导,带动了村民种植药材40000余亩。合作社与时雨村6户建档立卡户签订了板蓝根购销合同,鼓励其利用庭院种植板蓝根,通过合作社统一管理、规范运行模式运行。收获后,合作社在市场最高行情时以每市斤高于市价一角收购,进一步稳定拓宽建档立卡贫困户增收渠道。为解决剩余劳动力问题,时雨村江辉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为时雨村村民和建档立卡户提供散工岗位,每人每月2400元工资,大大提高了贫困户对生活的积极性和被认同感。
在时雨村江辉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务工的时雨村二组建档立卡户王政明说:“以前没有什么工打,现在家门口就可以务工了,喷药、趟地都是开车操作的活不累,一天能有80元收入,还能照顾家里!”
据时雨村江辉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介绍,从2010年开始发展至今,2020年全村板蓝根种植面积已达到40000亩,种植农户达到600多户。今年亩产为400-500斤,按目前市场价格每公斤8元左右计算,每亩毛收入1600-2000元,去掉成本(亩投入300-350元)每亩纯收入1300-1650元。板蓝根现已成为时雨村调整种植业结构和提高农民收入的主打产业。由于板蓝根抗旱能力强、种植成本低、种植技术易掌握、比较效益高、市场前景好,农民已尝到甜头,今后,时雨村以板蓝板为主的中药种植面积还将会稳步增加,合作社的长远发展目标是建成辐射周边县、市的中草药种植、加工、收贮、销售集散基地。
功夫不负有心人,时雨村昔日的脱贫计划如期兑现。全村综合贫困发生率从建档立卡初的0.27%降为0,在2019年3月国家三方评估抽查摘帽县考核验收之前,时雨村全力以赴做好迎接国家第三方评估验收工作,迅速行动,认真谋划,查漏补缺,巩固成效,把全部身心投入到脱贫迎检准备中,把全部的精力投入到脱贫攻坚主战场,为顺利通过国家第三方验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时雨村实现整村脱贫出列。
如今走进时雨村,户内户外干净整齐,房前屋后绿树成荫,完善的各类公共设施,全村面貌焕然一新,农户自建新房越来越多,村民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虽然脱贫摘帽的任务已经完成,下一步我们在巩固提升过程当中还任重道远,驻村工作队将在整合资源、壮大村集体经济上花足功夫,我们要用意气风发的干劲,不获全胜绝不轻言成功的拼劲,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坚决完成这项对中华民族、对人类都具有重大意义的伟业,向世界看着这场大考的人们亮出中国之治的鲜明答案:中国人民一定能、中国一定行!”提及下步工作计划和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周志德信心满满。
(文/大兴镇党委 张旭)
责编:台畅 刘越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