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位置:经济日报社(集团)经济网 >> 乡村振兴 >> 脱贫攻坚 >> 浏览文章

黑龙江富裕县王敏:让富民村真正富起来

2020-12-02 来源:《经济》杂志-经济网 聂勇 申震   加入收藏

经济网黑龙江讯 “工作队就要起带头作用,只要用心办事,办实事,老百姓没有不支持的!”这是黑龙江省富裕县交警大队教导员、驻富裕县富海镇富民村工作队王敏经常说的一句话。

驻村三年多来,他扎根农村、默默奉献,从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完善基础设施入手,帮助富民村理思路、谋发展、定规划、争项目,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

初到完全陌生的农村,王敏主动走入老党员、支部书记、支部委员、贫困户、致富能手、群众代表家中座谈,征询他们对村庄发展建设的意见和思路,通过收集第一手资料终于吃透了村情民意,制定了产业发展、一户一策、基础设施建设等一系列行的帮扶措施。

在走访中,他深刻体会到,提升基层党组战斗力,是农村脱贫的关键一招。他积极推动村党组织制定完善党建工作责任制度、“一约四会”制度,按要求执行“三会一课”制度,开展“固定党日”活动;协调帮扶单位强化党员活动室建设,配备了桌椅、电视等设备;亲自讲授党课,教育村屯干部、党员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在他的推动下村里共召开村民代表大会10余次、讲党课12次、召开党员大会4次、组织村两委会议20余次,走访党员100余人次,走访困难群众3000余人次,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100余件,全村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充分发挥,真正把“实事”办到了群众“心坎”上。

“扶贫先扶志,治穷先治愚”。他还组织群众召开大小会议40余场次,现场培训25次,参会群众1300余人次。通过大力开展“不等不靠、艰苦奋斗”思想培训会,不断增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信心。

“说一千遍不如自己带头干”。在基层党委引领下,群众脱贫有了思路,干劲也足了。村里很多人发展起了庭院经济、养殖经济、网络经济。王敏还拿起工具带领工作队主动开展村屯环境治理工作,除草、种花、植树、修路、平沟,小村慢慢干净起来、美了起来,在其带动下,村干部和村民环保意识明显增强,很多人参与其中,主动为环境治理献策出力。爱护环境、爱护家园成了富民村群众的新风尚。

“这小子有能耐,真能干”。老百姓心里有杆秤。

危房改造是群众脱贫的重要内容,是国家出台的重要惠民政策。为确保危房改造质量和进度,王敏反复调研,确定了驻村工作队和村委会为主体自主施工的方案,“要求统一材料、统一标准、统一施工”,为此还成立村级危房改造监督小组进行全程监督。

当时很多人劝王敏,“学习其它地方把这项工程外包,因为这项工程资金有限,工程质量要求颇高,费力不讨好。”但是他却说:“这项工程外包我不放心呀,我们要用最少的钱为群众办最大的事。”

之后在房屋改造现场,每天都能看到王敏的身影。当时因为资金周转不及时,他就个人主动垫资10万余元,在其带领下全村新建房屋9户、修缮房屋72户,有些改水、改电的活他还亲自上手,有时忙的吃不上饭。一次,有位老人看着他忙的两手倒不出空,就拿着馒头喂到他的嘴里。这一刻,老人哭了,他也哭了。

在推行厕所革命的时候,老乡习惯按照传统思维办事,认为厕所在屋内不卫生,有些人存在抵触情绪。王敏坐下来细细研究“厕所革命”的每一个步骤,经过多家对比,最终选定使用寿命长、水冲量大、耐严寒最适合北方特殊气候的设备,在选用坐便、管线、挡板等材质方面,也均采用质量有保证的品牌商品,并且邀请村干部、屯长、村民代表等共同选购,保证质量和透明度,每家每户的施工当中他都全程监督指导,确保不出任何问题。改造开始后大家都来围观,看热闹,一个个舒适卫生的厕所,让大家体会到住楼房一般的高品质生活,逐渐大家都主动找上门来希望安装室内厕所。富民村共改造室内厕所35户,使用率100%、满意率100%,得到了群众的充分认可和好评!

2018年2月28日,富民村六队贫困户张继录家意外失火,家里财产付之一炬。张继录本来就高位截瘫,靠妻子在家务农,家庭生活更是举举步维艰。王敏看在眼里、急在心上,自己捐款了1000元,还发动亲属、社会团体及全村党员干部为张继录家捐款捐物,很多贫困户、低保户、五保户也都表达了自己的爱心,共募得善款36000余元,在其帮助下张继录全家终于从阴影中走出来,重新燃起生活的希望。 

驻村以来,他累计好事实事167件,一份份真情,一次次递进,拉近了党群、干群关系,生动诠释了鱼水情深。

通过科学分析每户的致贫原因,因户因人施策、“对症下药”,针对村里基础设施落实的实际,积极协调、争取项目、筹措资金,这些年完成硬化村屯道路5.8公里、铺设砂石路5500延长米,新建文化活动广场2处、共2300平方米,新打自来水井2眼、解决入户问题27户、铺设管道2600延长米,建成了文化活动室,经过努力,经过努力富民村从落后村,一跃成为全乡一类村。

王敏常对驻村队员们说:“我们来驻村扶贫,就是要发光发热,不辱使命,用自己的全部力量,让我们富民村真正富起来。”

(文、图/聂勇 申震)

责编:台畅  刘越山 

 


0
上一篇: 妇联里有位男扶贫干部
下一篇:生态保护和脱贫增收实现双赢

经济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