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位置:经济日报社(集团)经济网 >> 乡村振兴 >> 脱贫攻坚 >> 浏览文章

山西临汾:大山深处的“脱贫战役”

2020-12-11 来源:《经济》杂志-经济网 马嘉明 王继发 陈萍   加入收藏

经济网山西讯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也是脱贫攻坚收官之年。山西临汾市尧都农商银行作为地方金融支农主力军,不遗余力的为贫困户出谋划策,提供资金支持、技术支持、渠道支持等专属服务,做百姓脱贫致富路上的坚强后盾。

汾西县地处吕梁山麓,是国家级贫困县,贫困户达14015户,且分布较为分散,山高路窄,扶贫工作困难重重。尧都农商银行汾西支行作为汾西县唯一的农村金融机构,以金融服务助力脱贫攻坚。汾西支行按照“精准扶贫、不落一户”的总要求,开通扶贫小额信贷绿色通道,大力宣传扶贫小额信贷政策,统一安排时间和工作人员,轮流到县域内各个村(社区),集中为贫困户办理扶贫小额贷款手续,仅用2个月的时间就实现了建档立卡贫困户金融需求全覆盖。截至目前,汾西支行累计投放小额扶贫贷款1201户1448笔2.32亿元,直接带动贫困户近3200人。

福猪造就致富路

“三年前这个栏里只有50头猪,现在翻了一番,正好赶上这两年行情好,外债还了、银行贷款也还了,前几天,我又申请了一次贷款,还把在外打工的老伴也叫了回来,这收入比在外打工挣的要多不少呢!”汾西县屋子铺村的贫困户林大叔看着满栏的小猪仔,脸上是藏不住的笑意。

屋子铺村的粮食产量不高,村民家家户户都通过养殖来增加收入,常年的经验以及成熟的销路使各家各户都形成了较小的养殖规模,但是由于资金短缺,大部分人家还停留在小规模的家庭养殖模式,在汾西支行扶贫工作人员的提议下,由村干部发通知,家里养猪的贫困户迅速集结在村委召开会议,工作人员详细介绍尧都农商银行扶贫小额信贷业务,“银行贷款、政府贴息”的政银联动模式受到了村民的一致认可,大家情绪激动:这真是一场“及时雨”啊!一年的时间,汾西支行对屋子铺村发放涉及养猪扶贫小额信贷共计105万元,帮助23户贫困户扩大养猪规模,致富增收。

以“四有两好”标准,搭“金融扶贫”快车

缺资金是贫困农民发展产业的瓶颈,为了帮扶贫困群众早日脱贫,汾西支行以“四有两好”为标准,采取“进村入户,全面授信,批量办理”的模式,在全县范围内大力投放“扶贫小额贷款”,符合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凭信用就可以贷款,且贷款由政府全额贴息,让贫困户贷款零负担。“扶贫小额贷款”真正为贫困户筹措发展资金托底,解决了他们的发展资金问题,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贫困户搭上金融扶贫的“快车”。截至11月末,汾西支行已累计评级授信户数5023户,授信金额2.41亿元。

以“银政联动”模式,助“龙头产业”发展

在全面满足贫困户资金需求的基础上,尧都农商银行把金融扶贫工作重心转向支持种养大户、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主体和农业龙头企业,通过采取“银行贷款、政府贴息”的政银联动模式,帮助种养大户、专业合作社及农业龙头企业扩大产业规模,带动贫困户增收脱贫,探索出一条信贷积极支持、产业带动脱贫的金融扶贫新模式。在疫情期间开通绿色通道,为汾西县农业龙头企业——朝阳农牧有限责任公司增加授信950万元,解了企业燃眉之急,为汾西县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提供坚强的金融保障。

一直以来,尧都农商银行积极响应国家精准扶贫战略,不断深化金融扶贫力度,拓宽帮扶途径,增强帮扶实效,巩固帮扶成果,全力以赴把脱贫工作做深做细做实。截至11月末,扶贫贷款累计投放2233户4006笔13.95亿元,以实际行动助力精准扶贫,以实干精神担当金融扶贫使命,大力推动金融扶贫取得丰硕成果。

( 文/马嘉明 王继发 陈萍)

责编:田婷 刘越山 

0
上一篇: 江西城镇贫困群众减少到36.2万人
下一篇:黑龙江富裕县:“阳光银行”让农民受益

经济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