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然:
曾任中石油集团经济技术研究院高级主管。后相继任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指数室主任,原国家粮食局产业指导处处长,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物资储备司综合处处长、一级调研员,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河南局分党组成员,现在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攻读博士。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如何以科创实现农业生产力稳步提升,对于更好支撑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农业是国家的根基,科技强农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抓手。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关键要素是推动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高质量发展,而决定农业生产力高低的关键要素,在于科技创新水平。
纵观全球,农业强国必是农业科技创新强国。近年来,我国农业生产力整体科技水平变化显著,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不断提高,生产能力明显提升,粮食连年丰收,产量站稳1.3万亿斤台阶,人均粮食占有量远超世界平均水平,农业科技创新整体水平已跨入世界第一方阵。
中国要强 农业必须强
目前,我国有5亿多人口居住在农村,农村地区占全国土地总面积90%以上。在这样一个超大国土空间、超大人口数量的国家实现乡村振兴、共同富裕和全面现代化,“三农”是主战场。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14亿人口要吃饭,这是中国最大的国情。“手中有粮,心中不慌。”老百姓最关心的大事也莫过于粮食问题。从2013年至2022年,连续10个中央一号文件全面部署“三农”工作,围绕抓好粮食生产和粮食安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2015年正式实施的《国家安全法》,明确把粮食安全当成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把解决好吃饭问题作为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提出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新粮食安全观,确立了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有力保障了我国粮食产量连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
但目前,我国的粮食供求仍呈紧平衡,面临国际粮食市场不确定因素冲击,只有依靠自身力量牢牢端稳中国饭碗,确保14亿人口大国的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应,才能守住中国式现代化的安全底线,实现具有韧性和高质量的现代化。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进一步释放着重农抓粮的鲜明信号。其中,“全方位”一词,高度概括了夯实粮食安全根基、保障粮食安全是一个全过程、各领域、各方面的系统性的措施的集成。“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和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则从抓责任、保面积、提地力、抓种子、强技术、保积极性这六个方面给出具体措施。
然而,农业强国的“强”,不仅仅是做强粮食安全这个根基,还得让农业技术、科技装备、经营体系、产业韧性、人才建设等方面都强起来。“树立大食物观,发展设施农业,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是保证所有食物的供给,涉及包括粮食、肉禽蛋奶水产和瓜果蔬菜等所有食物的发展,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食物需要。“发展乡村特色产业”的核心是要进一步拓宽和延伸产业链,向二产和三产去延伸。
深入推进体制机制和农业生产理念的现代化,必须要从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丰富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入手,充分利用高水平的农业科技、现代化物质装备,不断提高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推进农业产业延链、补链、强链,全面提高产业体系的韧性和稳定性,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中国要美 农村必须美
作为第一产业,农业具有自然再生产与经济再生产相互交织的基本特点;作为重要区域空间,农村担负着生态涵养、产品与要素供给的重要功能。可以说,良好资源环境和绿色生态空间,是农业农村发展的基本底蕴,也是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优势。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在农业农村大、人口数量多、水土资源少、生态环境差的基本国情下,中国式现代化无疑离不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
2022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明确指出,“树立绿色低碳理念,促进资源集约节约循环利用,推行绿色规划、绿色设计、绿色建设,实现乡村建设与自然生态环境有机融合”。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成为乡村建设的重要原则。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这一最新论断,进一步丰富了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科学内涵,指明了乡村振兴的前进方向,也顺应了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中国乡村擘画了一幅形神兼备的现代化新图景。
“美”多显于外,“和”更蕴于内。因此,打造现代化乡村,不仅要加大厕所革命、垃圾处理、改造村容村貌等力度,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更要统筹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立足村庄发展实际,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保障建设,全面改善农民现代生活条件。同时,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加快农业产业绿色化转型,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乡村旅游等绿色生态产业,实现生产、生活、生态协调发展。
乡村之美,不仅美在环境,还美在人文、美在心灵。广袤的农村大地上,浸润着千年传承的农耕文明,凝结成各色宝贵的文化遗产和民风民俗,是我们文化自信的重要来源,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核。所以,构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中国式现代化,乡村尤为关键。必须要坚持党建引领,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加快构建自治、法治、德治融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推动乡村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善治和谐乡村;补齐乡村文化建设短板,厚植文化自信,创新乡村文化产品供给,不断丰富农民的精神生活,持续推进农村移风易俗,发挥村规民约、家风家训作用,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中国要富 农民必须富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在实现共同富裕的新征程中,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最难富起来的群体是农民。
目前,全国农村常住人口约5亿人,居住城镇尚未市民化的农村转移人口近3亿人。没有这8亿人的富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美好前景不可能变成现实。我国发展最大的不平衡是城乡发展不平衡,最大的不充分是农村发展不充分、农民发展不充分。没有乡村的全面振兴,亦不可能完成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任务。
因此,乡村振兴是关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全局和走向共同富裕大局的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乡村振兴的核心在于促使农民稳步走向共同富裕。只有始终以保障农民切实利益为行动目标,稳住农民的“钱袋子”,推进农民的现代化,才能为农业农村现代化乃至中国式现代化添砖加瓦。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赋予农民更加充分的财产权益”等,字字句句皆为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
要想方设法强产业。加大政策、资金等支持力度,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通过推动农业生产资本集约、技术集成和专业化、规模化经营,以及大力发展“互联网+现代农业”等方式,加快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有效开发农业多种功能、乡村多元价值,促进三产融合,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增加农民收入。
要千方百计稳就业。积极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农民就业创业环境,提高农民受教育程度,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支持引导农民盘活土地、生态、资金、技术、劳动力等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广辟创业就业空间,拓展就业增收渠道;缩小城乡、区域差距,完善收入分配机制,推动农村劳动力进城就业,增加工资性收入等。
同时,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县域内城乡融合发展、强化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投入保障,不断完善农村教育、医疗、养老、社保等农村公共服务,建立健全农民收入支持和生活保障政策体系,确保最大多数农民全面参与现代化进程、充分分享现代化成果。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家现代化。加快“三农”建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题中之义,是实现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跨越的基础和支撑。党的二十大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作出战略部署,为新时代的“三农”建设赋予了新的任务和使命。
打造农业强国,中国式现代化的农业农村农民,赛道广阔,大有可为。
中国工业论坛首席专家 晏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