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位置:经济网_经济日报《经济》杂志社官网 >> 乡村振兴 >> 治理 >> 浏览文章

黑龙江省勃利县探索“五度帮扶法”构建亲情式帮扶体系

2023-09-19 来源:经济网   加入收藏

为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战略重要论述,认真落实中央省市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决策部署,推动国家挂牌督办、第三方反馈和对照查摆问题整改到位,黑龙江省勃利县结合主题教育和全省正在开展深化能力作风建设“工作落实年”活动,探索实行“五度帮扶法”,引领56支工作队、168名队员、4434名帮扶干部,用心驻村,用情融入,用力干好,走出一条亲情式帮扶新路子。

以“高度”引领,打造靠得住的帮扶队伍。帮扶是一项长期性的制度安排,帮扶责任首先是政治责任。

聚焦内功修炼。勃利县聚焦政治引领和理论学习,带领驻村干部学习贯彻各级政策文件精神,引导驻村队员从激发内生动力、提升精气神做起。

开展政治体检。利用驻村轮换契机,对全县56支工作队全面开展“政治体检”,对年龄超限、态度不端正、工作能力较差、履职尽责不好的37个工作队、69名驻村干部进行轮换,选优派强基层骨干力量充实驻村队伍。

强化督导问责。把讲政治、讲规矩、讲忠诚摆在首位,开展驻村纪律大整治专项行动,每周安排“四不两直”检查至少2次,累计明察暗访24次,廉政谈话109人次,批评通报96人次,确保队员严守纪律,吃住在村。

以“厚度”培基,打造说得清的帮扶队伍。“三农”工作要想有突破,“明白人”是关键。

培养业务“明白人”。结合全省“工作落实年”活动,深入开展提能、提速、提质“三提”专项行动,共组织开展“驻村干部能力素质提升专题培训班3期,培训540人次,加强对驻村和帮扶干部产业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乡风文明等基层素能培训,提升岗位适应能力,真正把所学的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本领。

培养政策“明白人”。县、镇两级分批次组织帮扶干部集中学习政策44次,培训1325人次,进行应知应会模拟访谈71人次,“乡村振兴千题千人答”考试9次。

培养工作“明白人”。制定帮扶工作“八步法”,归纳总结《入户排查“十字诀”》,发放收入对象《明白卡》,明确《帮扶日记》撰写标准,让干部对所驻村、帮扶户基本情况和业务政策了解透、做到“一口清”。

以“温度”为本,打造看得见的帮扶队伍。人民情怀是广大党员干部干事创业最朴素、最持久的动力源。为切实摸清群众需求,拉近干群关系,增强帮扶工作成效,县委、县政府提出“亲情式”帮扶鲜明主题,全面开展“四亲”活动。

认亲。56个驻村工作队,80家单位、4434个帮扶责任人与10419户帮扶户结对认亲,明确“四认三告”认亲标准,即认年龄、敬尊长,认经历、听故事,认家境、记需求,认起居、知习惯,告来意、告身份、告服务。

探亲。加大走村入户频次,组织驻村干部遍访所有脱贫户和监测户,明确驻村干部每天入户不低于1小时,帮扶干部每次入户不少于1小时,每次至少办好1件小事,每周至少打1次电话或发1次微信问候,通过密切联系,拉近干群距离。

帮亲。主动帮助结亲户谋划确定发展庭院经济特色种养殖项目;主动为结亲户提供鸡雏、鸭雏、鹅雏;主动帮助联系销售小鸡、大鹅等庭院农产品,推动庭院经济变现增收。截止目前,

结亲。元旦、春节、端午、中秋等节日,常态化进行走访慰问,真正在心里把帮扶对象当亲人。截止目前,帮扶责任人入户送温暖累计金额126.9万元。坚持“亲兄弟明算账”,算好2022年收入账,预测2023年收益目标。年初以来,工作队和帮扶干部遍访辖区内监测对象和稳定脱贫户3次,电话或微信联系常年外出务工1万余农户,安排就业岗位2000多个,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以“力度”支撑,打造干得实的帮扶队伍。工作队来自五湖四海,工作和思维方式与基层存在差异。为推进工作队、村两委以及结对帮扶责任人等来自不同领域三方形成合力,建立帮扶联席会议制度,由村党支部书记担任召集人,明确驻村干部和帮扶责任人无论职务高地,“进村就是村干部”,在村党组织统一领导下,开展各项帮扶工作。截止目前,133个行政村召开帮扶联席会议366次,解决了如为脱贫户办理低保、外出务工奖补未发放到位问题等问题1753个。勃利县教育局派出工作队立足村情实际,同正阳村建立正阳励志水厂,带动村集体经济增收200余万元。七台河市城管局驻村工作队、勃利县交通局驻村工作队,经向派出单位争取,多方协调,为村里修路。在多方努力下,勃利县129个村集体经济全部收入超过10万元,超20万的村占75.2%。

以“尺度”为绳,打造过得硬的帮扶队伍。制定出台《驻村干部与帮扶责任人管理办法》和《驻村工作与帮扶工作的考核方案》,“大刀阔斧”地将驻村干部年度评优比例从原来的25%调整至30%,通过分级分类考核、考核指标量化、特殊贡献加权等制度设计,让“奖优惩殆”有的放矢,进一步压缩驻村干部与帮扶责任人“躺平”空间。强化考核结果运用,对表现突出的驻村干部和帮扶责任人优先提拔使用,对表现落后的驻村干部强制“召回”,并取消本人及其派出单位评优资格,真正将工作实绩作为职级晋升、提拔任用、交流任职、评优评模的重要依据。

(图、文/勃利县委政研室主任 张绍先)


0
上一篇: 黑龙江明水县: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助力乡村振兴
下一篇:没有了

经济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