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山西省蒲县大力实施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红色资源保护管理利用、工艺美术振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地方戏曲振兴、文艺精品创作“六大工程”,持续开展文化惠民活动,深度挖掘蒲伊文化,建设全省文化强县。
围绕上述思路,蒲县邀请在外的蒲县籍中国当代特级剪纸艺术大师贾四贵,研判蒲县代表性文化延伸品,促进文化产业健康发展,以剪纸这一我国特有的艺术形式,开展了一系列研究与探索,形成了一批具有蒲县特色文化符号的剪纸作品。
“没有创新,剪纸就没有出路。”贾四贵最大的遗憾便是没有读过大学,但是,他却以惊人的毅力勤奋学习,最终站在了延安大学鲁迅艺术学院的讲台。边搞教学研究边搞创作的贾四贵,到目前为止已写出上百万字的剪纸理论研究心得,“著作等身”是他常常勉励自己的话。
贾四贵在剪纸创作中,经常会以家乡的历史故事与民间传说为灵感。其中,《尧帝访贤》剪纸就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在远古之时,尧帝在晚年想禅位于德才兼备者。于是,他遍访有识之士,听说吕梁山南麓(今蒲县境内)有位贤者蒲伊子,遂亲自登门拜访,请教治国之道,诚问让贤之策,纳其荐言,立舜为帝。尧帝访贤之举被世代称赞,传为美谈,蒲县也由此而得名。
此外,贾四贵创作的另一幅作品《神联约法》,也表达了对环境保护这一中华美德的赞美与传颂。蒲县东岳庙位居柏山之巅,柏山松柏葱郁,群山独秀。如此美好的生态得益于一幅神联,相传在兵荒马乱、乱伐毁林的危急时刻,知县石映棂得到东岳大帝赐给的一幅约法梦联,“伐吾山林吾无语,伤汝性命汝难逃”。正因为一幅梦联,不仅满山松柏得保,东岳庙的一砖一瓦也无人敢毁。如今,爱护树木、保护生态已成为蒲县人的一项美德。
另外一幅作品《生肖古楸》则融合了多种元素,展示了世间生灵万物的和美安详。“楸”乃林木之王,这棵千年唐楸斜卧东岳庙院,直向云霄,势有腾飞之状。春季楸花怒放,夏季绿叶叠涌,秋季金缀枝头,冬季傲骨凌寒。苍老龟裂的树杆,隐藏着汉室刘秀“遇险”的传说,茂盛的枝叶又呈现出勃勃的生机。更为奇妙的是,树干枝头之间隐藏着一个和睦相处的大家庭:嘴含龙珠的金龙腾空而起,两耳紧竖的家犬警觉地环顾四周,向来文静的玉兔跃至树梢翘首张望,树杈上的小鸟专注地瞭望着枝头,腾空跨越的猛虎竟与生肖猴、生肖猪相拥,昂首翘尾的雄鸡尽职打鸣,双手合一的“仙子”飘然而下降福人间,就连活泼的梅花鹿也凑过来依偎在古楸的怀抱……
如今,退休的贾四贵把自己的全部精力投身到了故乡蒲县的文化事业上。“目前,我最想做的就是把蒲县的标识做出来,到底什么文化元素能代表蒲县?”通过走访调查,贾四贵决定将“镂美艺术学”以另一种方式付诸实践。“我们不能局限于剪刀与纸,在古代,剪纸就叫‘镂金剪彩’。无论你是剪,是刀刻,是手撕,是铁烙,也无论是纸,是牛皮,是木头,都需要去学习,还要发挥无穷的想象。蒲县的陶瓷厂有好多年的发展历史,如果与陶瓷结合,既可以发挥陶瓷的使用价值,还可以发挥两者结合的欣赏价值,实用+文创,值得一做!”
图/贾四贵
文/山西省蒲县县委宣传部 荀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