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位置:经济网 >> 乡村振兴 >> 文化 >> 浏览文章

锣鼓声声奏响乡村振兴曲

2023-02-09 来源:河南日报农村版   加入收藏

“感谢乡亲们的厚爱、捧场,欢迎大家到上河做客,明年我们不见不散!”在表演队几次离场都被热情的群众拦下后,洛阳市孟津区麻屯镇上河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郭占道决定无论如何也要“让道”。

  2月5日上午,孟津区元宵节文艺会演在城区主干道会盟大道举行,40余支民间文艺表演队依次排开,现场人山人海,锣鼓喧天。

  上河村文艺表演队的演出持续近3个小时,离场时,已超时30分钟。

  表演队的诱惑在哪里?

  年轻的锣鼓队

  上河村30多年前曾有一支锣鼓队,虽然只有6面鼓,但也曾红极一时,后来因种种原因“再无鼓声”。去年3月,在本村企业“骏帅重工”的支持下,该村购买了一面直径为2.66米的大鼓和6面直径为1米的小鼓,村子恢复了往日热闹。

  锣鼓队技术顾问、75岁的杨闪老人说,现在这大鼓气派,鼓曲编排也新颖,群众自然爱看。

  老人将技艺传授给女儿,女儿带领10多名姐妹“夏练三伏,冬练三九”,将现代音乐融入传统鼓点,别有一番韵味。锣鼓队除为本村重大活动“鸣鼓助威”外,还承接了不少商业演出。

  正月十三,麻屯镇在全镇25个村中选拔“出战”孟津区文艺会演的表演队,上河村入围。

  八岁的小演员

  2.66米的大鼓,洛阳市仅此一面,单凭这一点也足以让人翘首。

  场面够气派,但郭占道还是认为少了点什么。他想到了《鼓上敦煌飞天》舞蹈,“咱们也上‘鼓上人’。”

  一天后汇报表演,来得及吗?临时选出的几个小孩脚还没沾到鼓面就吓得大哭,没办法,一名骨干队员让自己8岁的女儿郭紫萱救场。

  小紫萱正在学舞蹈,站在鼓上一点也不怯场。仅两个多小时,在老、中、青三代打鼓人的点拨下,小紫萱很快与大家融为一体。锣鼓队选定《最弦民族风》《幺妹住在十三寨》等8首曲作为配乐。

  事实证明,“鼓上人”也能成为焦点。现场,掌声、喝彩声一浪高过一浪,观众纷纷拿出手机拍摄视频转发朋友圈、抖音。

  迟到的舞蹈队

  上河村的锣鼓队是9点进场后就开始了表演。就这,郭占道还觉得晚,他是个急性子。

  “人还是太少,‘排面’不够!”看到其他乡镇派出的锣鼓队有的上百号人,彩旗招展,郭占道认为“格局太小了”,要求“派车去接舞蹈队”。

  队员张耐玲和郭智萍当天正在企业上班,接到通知后,企业负责人也相当支持她们。“这是为咱上河争面子,你们去吧!”

  一个小时后,11名队员组成的舞蹈队加入表演队。

  上河村文艺表演队成为当天“最靓的仔”。演出刚结束,他们就接到了婚礼、超市开业、公司庆典演出4场订单。

  “村里的文艺表演队走出镇区、走进县城,展示了村子新风貌,激发了群众精气神。”郭占道说,下一步,不但要抓好农业结构调整、旅游开发“硬”产业,更要注重文化娱乐、精神文明建设“软”实力,多管齐下,踏着乡村振兴鼓点,打开幸福生活大门。


0
上一篇: 让散落乡野里的文物“活”起来
下一篇:没有了

经济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