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网江苏讯 近日从江苏丰县传出一个好消息,丰县开发区(凤城街道)多了一片千亩红橡林,给这座龙兴之地带来“红肥绿瘦、层林尽染”的诗情和画意。近年来,丰县开发区不断盘活当地资源,为农民致富增收、农村经济积聚积累带来“聚宝盆”。
诗情画意红橡林 农村生态经济新来源
今年初春,海子崖社区为增加集体经济和村民收入,经过多方考察、对比,优中选优,开始大量引种美国红橡娜塔栎品种,种植面积达1500余亩,共计6万余棵。这在整个苏北乃至附近地区属较大规模的红橡林。
千亩红橡林,为生态旅游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与此同时,海子崖社区结合实际,打造出“三园一方”,即樱桃自摘园、葡萄自摘园、草莓自摘园及经济苗木种植示范方的发展模式。
凤城街道海子崖社区党总支书记李连明介绍说:“海子崖社区通过土地流转,让群众获得收益,壮大村集体收入,群众生活条件、居住环境得到提升,经济收入有了保障,实现了产业发展有动力,集体经济有活力。”下一步凤城街道海子崖社区,将着力打造绿色发展生态区,聚焦创建“国家级森林乡村”以及“江苏省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宜居宜游 群众共享 ”的农村生态旅游网红打卡地。
木耳花朵处处开 农民致富增收主阵地
在凤城街道张寨村,一望无际的大棚里,如同蒲扇大的朵朵黑木耳,正处于收获期,煞是喜人。据张寨村党总支张利光介绍,多年前,张寨村是一茬玉米一茬麦,十年九旱。面对贫瘠有限的土地,党总支和村委一班人多方考证,最终决定让群众走上种植黑木耳这条路。刚开始有几十户村民尝试在房前院后种植少量黑木耳,村两委看到后,便派人外出考察学习。等种植技术成熟后,看好市场,主动出击,把老百姓种植的秸秆进行充分利用,如锯末、稻壳、玉米芯等作原料,发动村民大批种植,产出了喜人的经济效益。
在刚开始动员的时候,很多村民还不敢投资,于是张利光便站出来担保,逐渐打消了村民的各种顾虑。然后找银行贷款、找致富能人带动、使木耳花朵开遍村子的角角落落,最终成为增加农民收入的主阵地。为此张利光还被上级推选为“吴仁宝式的村书记”。为了让黑木耳有产量,上档次,推进产业化经营,该村引导大户成立食用菌协会、合作社。并为合作社、协会组建了党支部,培养致富能手为入党积极分子,使他们带头致富,指导致富。
养殖金蝉纷起舞 贫瘠土地飞出“金元宝”
在丰县凤城街道果园村还有个为百姓谋利益、养殖金蝉出名的张丰光。张丰光致富不忘百姓,干事想着弱势群体,帮助和带动村民养殖金蝉发家致富。
据介绍,前几年,在村关工委副主任张广西的帮助下,张丰光承包了20多户村民的约150亩贫瘠的土地,为养蝉基地。每亩地一年600元,一年一兑现。期间如有困难户想提前用钱,他也想办法给予解决。如村里困难户刘成军妻子有病住院,急需用钱,向他诉说,他表示同情,毫不含糊,回家就把自己急用的2000元钱拿上送去,同时还购买了营养礼品看望病人。
去年6月份,村里大搞农田水利设施,要经过张丰光的金蝉基地,他二话没说,砍掉了自家的十几棵柳树,三年的金蝉刚刚出,价值不菲,也无法估算,张丰光的妻子和儿媳心疼地直掉眼泪。他耐心细致地做家人的工作。张丰光说:“做人要有精神,不能图眼前利益,应当多想想集体,社会才是大家庭,个人得失算什么?”张丰光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言行一致,赢得村民信赖和佩服。
去年春节前夕,张丰光考虑到村里有个别家庭在外务工的人员不能回家过年,他和村委会联系了十户困难人家,自己主动出资数千元,购置了米、面、油送去。受到馈赠的杨慎亮激动地说:“感谢政府感谢党、感谢好人张丰光。”
去年7月份,在街道关工委、司法所的邀请下,张丰光给矫正人员传授金蝉繁殖技术,详细讲解金蝉繁殖过程。在他的带动下,大家纷纷利用瘠薄的土地发展蝉猴繁殖产业。张丰光已联合当地及周边县区1000余户农民,植柳1万余亩繁殖蝉猴,被人们称为 “金蝉大王”,还被评为徐州市劳动模范,受到了上级表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