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勃利县民政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围绕全省“民政牵挂·‘救’在身边”龙江社会救助品牌建设,坚持健全分层分类、城乡统筹的社会救助体系,以全省推进社会救助扩围增效为契机,落实“五抓”举措提“五度”,及时将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纳入社会救助范围,做到应保尽保、应救尽救、应兜尽兜。截至8月底,勃利县共有农村低保7582户、12104人;农村特困1046户、1072人。
一是抓好责任落实关,工作推进有“力度”。坚持高位统筹、高点谋划、高效组织,成立由主管副县长任组长的领导小组,结合实际出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兜底保障成果进一步做好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工作的实施方案》等文件12个,进一步明确细化民政工作任务、职责,建立了“日报告、周调度、半月会商、每月总结”等工作推进机制,全方位压紧压实县、乡、村三级责任,确保工作有人抓、能落实、见成效。
二是抓实培训宣传关,政策把握有“准度”。坚持“标准为要、培训为重、宣传先行”,通过电视滚动字幕、电子屏、幸福勃利公众号、乡镇(村屯)大集设立宣传台、印发宣传单、乡村喇叭广播等形式进行政策宣传,为4435名帮扶人发放民政低保扩围政策明白卡,“点对点”入户宣传,有效提升群众政策知晓度。组织11个社区、10个乡镇、133个行政村开展低保扩围增效政策培训8轮,培训人数500人次,提升基层干部政策掌握精准度。同时,县民政局成立政策培训指导小组,深入乡镇、村屯以“一对一、一对多”方式精准培训,为推动低保扩围政策落实夯实基础。
三是抓严入户排查关,收入核查有“精度”。坚持精细排查,做到不落一户、不漏一人。开展地毯式全面排查,组织10个乡镇、133个行政村逐村、逐户、逐人排查,逐项核实家庭房产、土地等财产情况及收入情况。开展敲门入户排查,组织帮扶责任人开展四轮集中入户排查,重点对帮扶对象收入情况进行“面对面”核查,做到收入核算精准,群众认可,对收入偏低的帮扶对象及时上报至乡镇党委政府及县民政局,快速落实帮扶措施。开展点穴式精准核查,县民政局组建20支工作组,对乡镇、帮扶单位排查上报农户按照不低于50%比例进行精准核查,对年老体衰因病、因残、因学、因灾刚性支出较大等困难群体以及易返贫致贫帮扶对象做到全覆盖复核,做到“不错保、不漏保、应保尽保”。
四是抓密动态监测关,兜住底线有“深度”。坚持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开展巩固社会救助兜底脱贫成果“回头看”,加强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建立了家庭经济状况信息核对、主动发现、监测预警等工作机制,每月与乡村振兴局、医保局等部门开展会商,进行信息比对,认真分析研判监测对象可能存在的风险情况,将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及时纳入社会救助保障范围。年初以来,通过动态监测及会商研判,将存在返贫致贫风险的4288户农户及时纳入低保范围,消除返贫致贫风险。对遭遇突发事件、意外事故等急难型救助对象,采取“先行救助、后补手续”的方式实施救助,年初以来,给予临时救助1316人,发放临时救助金149万元。
五是抓优民政服务关,改善民生有“温度”。坚持民政为民服务理念,持续优化民政服务,实现从“人找政策”到“政策找人”的转变。完善低保标准动态调整机制,加强低保对象庭收入变化监测,根据收入增减及时调整低保金额。严格执行低保渐退政策,对低保对象因就业创业使得家庭人均收入超过低保标准的,给予原则上不超过一年的渐退缓退期;对低保家庭中有重残重病人员的,视情况延长缓退期。优化民政服务流程,严格落实低保、特困等社会救助审核确认权限下放至乡镇(街道)要求,压缩审核办理时限,对行动不便的困难群众实施上门办、及时办、我帮办、快速办等服务模式,努力实现办事材料精简、办理流程精炼、办结时限精准的“三精”目标。
(图、文/勃利县民政局 王庆锐 赵文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