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位置:经济网_经济日报《经济》杂志社官网 >> 乡村振兴 >> 治理 >> 浏览文章

用实干书写驻村“答卷”

2024-12-03 来源:经济网   加入收藏

党的二十大吹响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号角,驻村干部作为乡村振兴的中坚力量,要全身心沉在一线、全方位发挥作用,在建强基层组织,促进农村发展,推动乡村振兴上发挥重要作用。为搭建思想碰撞、相互学习、共同进步的平台。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盈江组工收集整理了一组“驻村日记”,记录“助村”故事,展现驻村干部务实奋进、开拓进取、勇于奉献的精神面貌。

今天,一起来看,太平镇太平村驻村第一书记杨荣凡的驻村日记——用实干书写驻村“答卷”。

“太平村乡村振兴发展村集体经济养殖的鸵鸟屠宰了,促农增收,约时定点,80元一斤,要的可以预定,县城包送,联系电话……”这是盈江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驻太平镇太平村第一书记杨荣凡同志的一条朋友圈。

2021年6月份,杨荣凡主动请缨到太平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从驻村开始他就在心里暗暗给自己下了军令状:“带着问题进村去,不带成果不出村!”

探索发展新路子,壮大村集体经济

杨荣凡开始驻村时,太平村村集体经济薄弱,每年的收入屈指可数。听一位朋友谈到,养殖鸵鸟收益非常可观,杨荣凡有了想法。说干就干,他立马开始搜集养殖信息,实地调研考察,到腾冲鸵鸟养殖基地参观学习……“‘乡村振兴主要看产业’。当时和村‘两委’班子多方研究打听,觉得太平村特别适合鸵鸟养殖。”他说。杨荣凡在向盈江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报备后争取了鸵鸟养殖产业项目资金22万元,确定了养殖场地和养殖农户后,从雏鸟挑选,饲养环境、饲喂方式、精饲料、饲养密度、温度、光照、消毒、分群饲养成本、管理技术……每一项他都事无巨细、亲力亲为,协助村委会做好发展规划,不断探索发展鸵鸟养殖特色产业,壮大了村集体经济规模,为群众找到新的增收产业发展路子,这才有了开头杨荣凡的朋友圈。未来预计鸵鸟养殖为太平村集体经济增收13.67万元。

加强防返贫监测,开展好政策扶持

对村里的脱贫户和监测户做到“情况明、底子清、了如指掌”是他对自己的要求,确保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措施落到实处,是他对自己的承诺。杨荣凡深知防止返贫动态监测的重要性,白天,他紧盯10类重点人群家庭及“两不愁,三保障”进行重点排查,2022年发现一户因病致贫困难家庭的情况后,迅速与镇民政办联系,对因病致贫困难家庭申请临时救助和低保,纳入监测对象帮扶,并向盈江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发起了捐款倡议,共募职工捐款4200元。晚上,一盏灯、一支笔、一个本子支撑了杨荣凡的无数个夜晚,挑灯苦战的无数个日日夜夜,他制定了太平村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

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

履行好驻村“第一书记”的职责,首先是全面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中,杨荣凡始终牢记自己“第一书记”的身份,抓好党建、带好队伍,积极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同时,他也注重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力求把支部建强、把党员队伍带好,真正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带领群众增收致富的坚强堡垒。

“部分党支部书记年龄较大,对手机录入情况不熟悉,农忙季节不能按期开展活动,怎么办?”杨荣凡先是梳理智慧党建录入流程步骤,在每个支部发放纸质版和视频流程步骤,在每月10号、15号又通过后台检查情况,及时督促、指导支部书记录入,查缺补漏。以党建带动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把乡村振兴同基层党组织建设有机结合起来,这是他的目标。

“看着村民的生活一天比一天好起来,再苦再累都值了。”说完,杨荣凡爽朗的笑了。两年多来他知民情、访民意、聚民心,积极推动村内一项项民生工程开展;面对面、心贴心,与村民话家常,真正成为了全村群众的“贴心人”,他扎根百姓心头,用脚步践行初心,推动太平村社会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文、图/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盈江县太平镇驻村工作队)


0
上一篇: 石城屏山:群贤毕至 把脉支招
下一篇:没有了

经济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