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胜利后,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巩固好脱贫成果,推动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要稳住农业基本盘、做好“三农”工作,确保农业农村稳定发展。
作为地方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主力军、排头兵,山西长子农商银行紧扣“四个着力点”纵深推进,以实际行动赢得“百姓银行”美誉。
着力强化衔接,筑牢服务根基 围绕省农商银行党委、长治审计中心党委部署,在实施路径上保持有效衔接,做实工作基础。一是强化机构队伍衔接,设置乡村振兴事业部,负责统筹推进工作;培育选派专职人员,将30余名客户经理释放到基层网点从事营销经理,增强各网点的信贷营销力量,确保信贷服务延伸至田间地头。落实常态化驻村帮扶机制,确保帮扶工作不留空白、持续推进。二是强化规划制度衔接,及早部署,制定金融服务乡村振兴规划,明确年度目标、远景规划、重点工作和具体措施;印发脱贫人口小额信贷相关管理办法,规范业务操作流程。
着力发挥优势,巩固脱贫成果长子农商银行充分发挥紧贴县域本土、服务触角灵活的“草根”优势。一是持续加大脱贫人口信贷投放,截至目前,累计投放脱贫人口小额信贷175户,金额877.38万元,支持建档立卡脱贫户和边缘易致贫户生产经营。二是持续做好返贫动态监测,建立周监测报告制度,按周对脱贫人口小额信贷存在问题进行监测,加快推进风险处置化解,配合当地政府做好动态监测工作,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三是持续推动主办银行建设。主动对接项目,积极服务大局,被县委、县政府授予“乡村振兴主办银行”称号。
着力聚焦重点,全面融入大局紧扣县委、县政府“一县一业”总体要求,全面构建金融服务“三农”发展新格局。一是聚焦三农领域,围绕需求加大信贷支持力度,截至9月末,支农支小再贷款487户,金额1.4亿元。二是聚焦产业集群,长子县素有“中国青椒之乡”的美誉,县委县政府以重振“中国青椒之乡”辉煌为目标,出台一系列强农惠农扶持政策,始终坚持聚焦“三农”小微,研发“大棚贷”产品,与13个乡镇(服务中心)对接,今年共投放青(尖)椒大棚种植贷款535户,金额1.89亿元,为全县青(尖)椒产业发展壮大提供源源不断的金融支持。三是聚焦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结合全县286个行政村均已成立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实现村集体经济全覆盖的实际,联手县农业农村局深入各行政村,在全面摸清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生产经营情况及金融需求基础上,共同研究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产业形态、发展方向、融资需求和信贷支持措施,签署支持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合作协议,出台《村股份经济合作社贷款管理办法》和《信用贷款管理办法》,为支持集体经济发展探索了新路径。先后为常张乡东洼村股份经济合作社进行授信260万元,鲍店镇王家庄村股份经济合作社进行授信150万元。
着力苦练内功,推动提质增效长子农商银行坚持以客户为中心、市场为导向,不断创新手段,提升服务水平。一是以创新发展为理念,加快信贷转型。围绕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目标要求,强化提质增效理念,引深重建重塑,从规模增长、信贷结构、资产质量、风险管控等多个维度持续完善信贷经营管理体系。二是以整村授信为抓手,创建信用工程。 发挥引领功能,制定实施方案和考核办法;逐村逐户开展整村授信,助推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健康持续发展。对286个行政村进行全面授信,覆盖率为100%,授信14258户,金额3.2亿元,用信1.2亿元,三是以产品供给为保障,满足金融需求。围绕农村客户实际信贷需求,创新推出了“乡村振兴贷”“丹朱快贷”等金融产品,以实际行动助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促进服务“三农”产品体系更加丰富多元,更好满足乡村振兴领域多样化、多层次的金融服务需求。四是依托“晋享贷”平台优势,多渠道宣传提升品牌力。借助“晋享贷”线上办理的特点,以“让客户少跑路,我们多服务”为第一出发点,设置客户经理考核机制,实现限时办贷,让客户“在家全办完”,同步实现了“秒批”和“秒贷”,高效率金融服务,打通了乡村服务最后一公里。截止9月末。发放晋享贷1775户,授信金额24784.5万元,用信金额20274.09万元。
用汗水浇灌收获,以实干笃定前行。长子农商银行将肩扛崇高责任,一如既往地立足本土市场,牢记“因农立命、为农担当”的初心,坚守主业、回归本源的决心异常坚定,以绵延不绝的金融活水滋润丹朱大地,以驰而不息的农信力量擦亮乡村振兴底色,从更宽领域、以更大力度的金融服务和资金支持,奋楫向前、笃行致远。普惠金融须尽担当,乡村振兴大有作为。
(文/山西长子农商银行 任哲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