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市绥宁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立足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依托卷烟营销自身优势,鼓励、引导、帮助零售户建设服务驿站,扩展“636”服务驿站品牌效应,打造同心共建、同向而行的为民服务平台,源源不断为群众带来温暖温情。
承担新角色继承革命优良传统
(图为绥宁县寨市镇红色旅游终端)
“黄老板,你这个店面紧邻寨市古镇西河路景区,平日游客多,附近群众多,看你是否有意愿加入红色旅游终端,成为红色驿站一员?”当客户经理介绍绥宁烟草正着力打造“红色驿站”示范店时,寨市镇玉林商行黄喜炳没考虑多久,就答应了下来。“我很乐意加入红色驿站,我的爷爷过去还见过红军,我必须把这份服务群众的革命传统继承下来。”
经过几个月的努力,原先普通的玉林商行焕然一新,红色主题吸引了附近的群众和过往的游客。这是一个集卷烟零售与服务群众于一体的“特色终端”,除了销售卷烟、副食、土特产,还专门建立了一个服务站点,摆放着红色书籍、冲锋号、草鞋、马灯等。
“平时,社区党支部开展主题党日,会组织党员到我这里来参观,我就成了讲解员,介这些老物件的历史。此外,我还是邓小平征战绥宁指挥所旧址的志愿讲解员,我很乐意做这些事。”黄喜炳说道。
展示新名片服务乡村振兴大局
(图为贵秀商行店主在“湘村636”服务驿站开展直播带货)
除了在卷烟零售户店面携手建设“红色驿站”,绥宁烟草还将服务驿站建设延伸到山村,打造一批“绿色驿站”。寨市乡兰家村贵秀商行就是其中之一。
于贵秀原先只是农网客户中普通的一员,但她并不满足销售卷烟,在烟草局领导和客户经理细心指导下,决定改造店面,建成统一标识、宽敞明亮的“湘村636”零售终端,同时建成乡村振兴服务驿站,配备快递架、充电宝、雨伞等便民用品,单独开辟一个房间,开设直播间,通过网络平台帮助村民销售灌辣椒、干茄子、腊肉等特色农产品。
“以前想不到自己有这个能力,自从建成服务驿站,我就有心去做这些事情,特别是我们这个村还有赶集的风俗,到了赶集日,乡亲们就可以到我这里休息。”于贵秀笑着说。现在,走到兰家村,“贵秀商行”的招牌格外亮眼,小小驿站的热情服务,让人们感觉到如沐春风,很多村民成了这里的常客。
建设新阵地释放公益集聚效应
(图为绥宁烟草“636”服务驿站)
今年暑热季节,绥宁县虽然地处山区,但白天依然高温难耐,环卫工、快递小哥、外卖员等户外劳动者增加了“辛苦值”。“好就好在,这附近有个服务驿站,是烟草局建的,很方便,如果大汗淋漓,累了,我们就到那里去休息。”这是来自一位京东快递员的心声。
他所说的地方,就是绥宁烟草倾力打造的“636”服务驿站,位于县城绿洲大道商贸街,这里既是志愿服务者的港湾,也是联系社区群众的“暖心驿站”,配备冰箱、微波炉、应急药物、雨伞、电风扇、饮用水、书屋等设施设备,群众随时都可以休息、取应急物件。
“以前我们打扫卫生,在夏天特别热的时候,累了就在树底下休息一会,现在好了,这里有一个可以休息的地方,热一下饭、取一杯水、拿一点藿香正气丸,都是可以的。很方便,很贴心。”已在绥宁县城做了五年的环卫工人陈大姐说道。有了这个服务阵地,绥宁烟草把“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扩展开来,2023年8月以来,联合宣传部、县团委、人民医院、大邵公益、和平社区等开展10多场专题志愿服务活动,累计服务群众1200余人次。
下一步,绥宁烟草将进一步扩展党群服务阵地,不仅使用好、利用好 “636”服务驿站,更把宣传群众、服务群众、凝聚群众的理念扩散到广大卷烟零售户,建设好、推广好“红色驿站”“绿色驿站”等服务站点,发挥外延效应,展示国企担当,推动为民服务、公益精神深深扎根在绥宁这片土地。(廖敦凯)
推广
-推广-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本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上一篇: 布拖“凉山黑绵羊”县域特色产业发展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