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云南省烟草公司丽江市公司古城区分公司拉开了安全生产月序幕,活动摒弃了常规宣传模式,推出三大务实举措:精心组织“隐患查找大行动”,开设紧贴实际的“应急能力小课堂”,开展直抵烟农零售户的“安全知识及时雨”宣传。此举不仅推动了安全管理从“被动防御”向“主动治理”转变,更实现了内部员工安全能力与意识的“双提升”,以及外部风险点的有效辨识与防控,共同织密了企业安全防护网。
安全生产月活动启动后,公司内部迅即响应。安全培训彻底告别枯燥理论说教,精选制作的应急演练微视频呈现的是办公楼、食堂等日常工作中可能面对的典型场景。从消防器材的熟练操作、办公用电隐患的识别、食物中毒的初步应对,到突发交通事故的应急处置流程,内容力求实战化。模拟演练环节更以逼真营造出临场感:办公楼“地震”时的有序疏散、食堂“油锅冒烟”时的快速扑救,都让员工在沉浸式体验中掌握了关键技能。
老员工和勇表示:“以前发现办公室线路过热就容易慌,现在对照视频里教的方法,懂了该先断电、再用灭火器或灭火毯处理,心里有底了,学到的东西真正用得上。”这种贴近岗位的培训,让安全知识瞬间从纸面落到了实地。
与此同时,一场轰轰烈烈的“安全找茬”活动在全员中铺开。没有了教条式的检查表格,员工们自发成为“安全侦探”,将敏锐的目光投向日常工作与生活的角落——那些缠绕在办公桌下的电源线、偶尔忽明忽暗的楼道照明灯、食堂操作间易被忽略的临时堆放点、以及停车场可能存在视觉死角的区域。人人绷紧一根弦,细抠潜在的风险点。据统计,活动期内,内部员工累计揪出并整改各类大小隐患6处。
“油锅冒烟”时的快速扑救演练。摄/杨立武
这一波安全生产的内生动力并没有止步于办公区围墙之内,安全知识的涓涓细流持续向外涌动。公司精心组织编撰的《安全应知应会》手册,以图文结合、语言平实的风格,囊括了居家防火常识、安全用电要点、店铺经营安全须知以及汛期防雷避险等核心内容。营销客户经理们化身“安全信使”,在日常走访中,不仅传递经营信息,更将这本实用的“小百科”递到每位零售户手中,并结合近期发生的真实案例,就店铺用电安全、易燃物管理进行重点讲解。
烟站的工作人员则充分利用与烟农接触的机会,将安全宣传融入日常技术服务。深入田间地头,他们不仅指导烟叶生产,也将农时作业安全注意事项,如安全使用农具、雨天防雷击、科学施用农药的防护等知识,面对面、手把手地教给烟农。零售户张老板反馈:“以前哪想过小小店铺的安全有这么多门道?上周我特意对照手册检查了一下店里的插线板和货物堆放,排除了一个电线老化的隐患,心里踏实多了。”
客户经理向零售户发放安全手册(李东平 摄)
回望这场主题活动的推进,“全员排查”激发了内生动力,“精准宣教”延伸了安全触角。面向未来,古城区烟草专卖局分管安全的副经理李兰周明确了深化路径:“我们必须将‘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内化为日常习惯,固化为机制保障,持续完善隐患排查、整改、反馈的闭环链条,强化风险识别的前瞻性;同步推进安全宣传教育的常态化、精准化和广覆盖,力争触及更广泛的相关方和场景,切实担当好企业行稳致远、平安前行的压舱石。”(文/云南省丽江市古城区烟草专卖局(分公司)张燕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