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位置:经济日报社(集团)经济网 >> 企业资讯 >> 浏览文章

平安信用卡3·15宣传周消保微课堂之老年人反诈攻略

2022-03-19 来源:河北网络广播电视台 未知   加入收藏

夕阳无限好 反诈进行时

随着社会的发展,老年群体对金融业务有着越来越广泛的需求。但是,由于专业金融知识缺乏、接收信息渠道有限、风险意识淡薄,老年人成为诈骗分子眼中的香饽饽。

针对老年人的金融骗局有哪些?

【一、高额收益类】

案情介绍:

骗子冒充理财“导师”拉人进入微信群,并在群内分析并推荐理财产品。受害者见群内人在“导师”推荐的投资应用里赚了钱,于是也跟投并在首次投资取得相当可观的收益,随后追加大额投资。但再次登录时却发现账户失效,而“导师”也不见踪影,才发现上当受骗。

骗局揭秘:

骗子利用人们的爱财心理,以高额收益为诱饵骗取受害人钱财。实际上,群内大多数人均为同伙,专门负责造势引诱目标上钩。一旦受害人按照“导师”指示进行投资,资金很可能有去无回。

【二、以房养老类】

案情介绍:

骗子打着“以房养老”的旗号,在社区以免费体检、赠送礼品等借口与老人拉近关系,骗取老人信任,然后鼓动老人以房屋作为抵押进行贷款,投向号称每月可获高额收益的项目。然而不久后老人的房子就会被出售。这些老人不仅收益和本金无法收回,连房子也会被强制过户。

骗局揭秘:

老人与骗子签订的“抵押合同”实际上是房屋处置委托合同,老人将房子处置权委托给了对方。涉及大额资产处置时,老年人一定要在子女陪同下审慎签订合同,并到正规公证机构办理相关手续。

【三、信用卡诈骗类】

骗局分析:

“循环信用卡”是一种新型诈骗方式,骗子在微信群内向老年人鼓吹这种信用卡不仅有无限可循环的额度,而且是国家发放的信用卡,专门用于给老百姓发放扶贫资金,不需要还款;骗子利用办卡套取大量个人信息并进行倒卖,收取办卡费就逃之夭夭,办卡人才发现上当受骗。

骗局揭秘:

政府不会直接发放信用卡,所有的信用卡都是获得银监会批准的银行发行。国家的扶贫资金属于国家财政专款,是由政府定向发放,需要层次资格审核。

【四、收藏品诈骗类】

骗局分析:

骗子利用“限量发行”、“绝世珍藏”、“高额回报”等噱头吸引老年人投资者。在贪图便宜的心态驱使下,老年人担心错过所谓的“独家渠道”而上当受骗。一些不法公司往往打着“央行旗下货币发行机构”的名义,许诺在短期内会帮助投资者将纪念币进行拍卖,实现投资翻倍。实则这些骗子售卖的只不过是一些外表华丽的工艺品或翻版印刷的钞票,并无任何价值。

骗局揭秘:

拍卖藏品,必须认准有拍卖资质的拍卖公司,正规的拍卖公司在藏品未成交之前不会向卖家收取任何费用。老年人参与收藏品投资或者拍卖,一定要到专业部门,不要轻信电话、网络、电视推销,谨防所谓“拍卖公司”、“艺术品公司”的诈骗陷阱,发觉被骗要及时报警。

老年人应如何识破金融骗局?

(1)戒除贪婪心理

加固心理防线,不贪图小利,不相信一夜暴富。

(2)抵制虚荣心理

不爱慕虚荣,不因盲目追求他人的赞美、认可或爱面子而落入骗子的陷阱。

(3)强化警戒心理

遇事保持冷静,多调查、多思考,对陌生人不轻信、不盲从,个人信息要保密。

(4)正规途径办事

多从可靠的渠道接收信息,办事通过正规渠道,不抱侥幸、走捷径的想法。

(5)常与亲友沟通

遇事不急于决策,不固执己见,多征求亲友意见,常与亲友沟通和交流。

(6)讲科学勤学习

心态乐观积极,多读书看报,开阔视野,提高防骗能力。

图片1.png


0
上一篇: 谁是“真”实力品牌?第一财经、CBNData共启【2022中国新消费品牌增长力大调查】
下一篇:86项专利助力烹饪!卡萨帝钢琴家套系厨房发布

经济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