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位置:经济日报社(集团)经济网 >> 企业资讯 >> 浏览文章

农发行鄂尔多斯市分行组织开展2022年“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教育宣传周活动

2022-03-21 来源:河北网络广播电视台 未知   加入收藏

为提升公众风险防范意识,消除侵害消费者权益隐患,构建和谐金融生态环境,不断提升消费者金融素养和金融能力,根据人民银行和银保监分局《中国人民银行鄂尔多斯市中心支行办公室关于印发2022年金融知识宣传普及计划的通知》(鄂银办发〔2022〕7号)《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鄂尔多斯监管分局办公室关于转发开展2022年银行业保险业“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教育宣传周活动的通知》(鄂银保监办发〔2022〕23号)要求,我行组织辖内支行于3月14日至3月20日开展了以“权利 责任 风险”为主题的“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教育宣传周活动。

一、精心组织,切实履行主体责任

我行高度重视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组织学习人民银行、

银保监分局及总行下发的活动通知,制定《鄂尔多斯市分行2022年“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教育宣传周活动计划》,明确活动方式、目的、内容、时间、口号及宣传工作要求,确保本次宣传活动谋划好、组织好、落实好。

二、齐心实施,确保活动取得实效

我行紧紧围绕活动主题,在落实好疫情防控工作要求的同时,创新金融服务方式,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线上宣传活动,并积极引导企业通过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线上方式办理业务,确保业务有序开展。同时,加强线下配套服务和宣传推广,向政府有关部门及企业宣传我行在疫情防控期间的相关政策方针,确保金融服务“不断档”,有效保障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

(一)运用线上宣传“花样多”。一是利用朋友圈、抖音、美篇等介绍金融消费者八大权益,引导金融消费者正确认识自身法定权利,依法理性维权。二是动员员工积极转载人民日报刊发的维权指南到朋友圈,开展线上宣传普及金融知识,进一步扩大宣传范围,提高活动受众面和影响力。三是通过凡客微传单宣讲“谨防诈骗,维护金融安全”知识,介绍常见的诈骗方法及应对方式,总结防范措施,提醒广大群众牢记“天上不会掉馅饼”。四是通过身边真实案例“以案说险”,提醒广大群众识别、防范电信诈骗,呼吁下载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注册“金钟罩”小程序,积极接受防范电信诈骗宣传知识,增强自我防范意识,共同筑牢防范打击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的“防护墙”。

(二)夯实营业网点“主阵地”。一是围绕维护消费者权益的主旨,通过电子屏、LED宣传屏滚动播放宣传视频、标语,营造浓厚宣传氛围。二是在公众教育区和营业大厅摆放宣传资料,向前来办理业务的客户及行内员工宣传如何维护自身权益。三是组织学习银保监会官方发布的“以案说险”风险提示案例,进一步让消费者知晓保护个人信息的重要性,不随意出借个人信息,珍爱信用记录,提高自我保护意识,理性消费,远离违法违规行为,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三)采取线下宣传“走出去”。一是积极响应人民银行及地方金融办的号召,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基础上开展金融知识普及宣传活动,向过往群众发放金融知识宣传手册,讲解识别非法金融广告知识,自觉抵制非法集资及洗钱等各种非法金融活动。二是本着解决“数字鸿沟”的目的,聚焦中老年人日常生活涉及的高频事项,精心制作了宣传单,宣传内容包括金融消费者的八项基本权利以及如何甄别防范非法集资、存款保险等方面金融知识,提醒广大金融消费者提高警惕、擦亮双眼、认清骗局,学会利用法律知识合理合法维权。

(四)开展诚信教育“不可少”。我行利用本次活动,组织员工在“中国银行保险报”学习频道学习“以人民为中心,增强金融消费者获得感”为主题的“3·15”消费者权益保护宣传周宣讲课堂,了解了金融机构如何担当对消费者的社会责任,金融消费者友好型的法律规范体系是什么,金融消费者权益侵害与判例等,进一步强化员工诚信教育,推进银行业诚信文化建设。

三、用心总结,持续贡献农发力量

本次我行共开展线上线下教育宣传活动20次,其中面向老年、少数民族等特殊群体活动4次,制作原创教育宣传文案8条,点击数量近千次,在今日头条、网易新闻等媒体发布报道4篇,营业网点设置教育宣传区域5个,共触及消费者群体1000余人,切实提高了我行客户及广大群众的风险意识和维权能力。今后我行将以本次活动为契机,提升客户服务质量,持续强化金融消费者的法定权利宣传,扎实做好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常态化工作,积极履行农业政策性银行的社会责任,为地方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持续贡献农发力量!(马瑞)


0
上一篇: 激发新动力 拓展发展路 中国二十二冶江苏公司以创新转型为新征程积势发力
下一篇:中国二十二冶邯郸管廊项目打响虎年第一枪

经济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