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人心目当中,奢侈品就是爱马仕、lv、古驰,但是于中国人而言,我们其实拥有全世界独一份的奢侈品,那便是集天时、地利、人和之力惊艳了几千年的岁月的白酒。
白酒的前世今生
纵观史书文献,自东汉以降,直到宋代,都没有蒸馏酒的迹象。唐宋时期才有了关于“烧酒”、“蒸酒”的零散史料,元代之后所说的烧酒才是蒸馏酒。而我们今天所谓的白酒是新中国成立后才赋予烧酒的官方称谓。在酿酒工业化之前,对于古代的大多数平民百姓,酒是消费不起的,温饱上且不易,更何况拿粮食酿造的白酒呢。
现如今的名酒品牌,也没有宣称的那么悠久的历史,比如泸州老窖,算是比较有历史的品牌了,起源于明朝万历年间的舒聚源糟坊,这也是为什么泸州老窖的招牌系列取名为1573,公元1573年正是明朝的万历元年;茅台的前身“赖茅”,是出现在1929年,不过茅台镇一直有酿酒的习俗,所以历史大概可以往前推几十年。明清以后,垦荒面积扩大,再加上番薯等农作物的种植,粮食产量相对富足,白酒之风才开始逐渐普及。时至新中国成立后,粮食产量大幅提升,酿造真正的实现工业化,各类白酒品牌才开始突飞猛进的发展起来。
百花齐放绽芳华
1952年,中国举办了第一届酒类的品评大会,白酒品类出现了四大名酒,依次为茅台酒、汾酒、泸州老窖特曲酒、西凤酒。到1989年,共举办了5届品评大会,涌现了众多有实力的白酒品牌,也正式认证了白酒的四种基础香型:酱、浓、清、米,后来逐渐衍生出凤香型、芝麻香型等12种白酒香型。
在建国初期,清香型白酒是主流产品,出酒率高是极大的优势,据1980年公布的数据现实,清香型白酒占比超过七成,独占鳌头。90年前后,市场经济开始快速发展,白酒企业也算是乘风发展,五粮液借助粮食产能,及浓香型的香型优势,快速的占领市场,在2020年已经将浓香型白酒在国内市场中的占比提升到了六成。
只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浓香型产能过剩,导致分化出太多的低端口粮酒,相对比五粮液,茅台就像一个厚积薄发的黑马,酱香型白酒由于发酵时间和储藏时间,都要比浓香型更久,这种稀缺性,让茅台在国民生活水平提高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被塑造成了“国酒”,自此贵州茅台登顶“酒王”,持续十几年之久,直到今天。
往事暗沉,来日之路依旧光明灿烂
越来越浮躁的社会,白酒无疑是一个可以快速拉近人之间距离的利器。而不同于其他行业的快速发展,20年前的“茅、五、洋”,如今依旧稳坐头把交椅,并没有进行非常大的改变,传统白酒行业的乱象,让人们,尤其是年轻人渐渐远离了白酒。前几年,江小白的爆火,在某种程度上,将白酒从四十岁以上应酬场合才会用的酒,带入了年轻人市场,算是低端酒市场营销层面的一个变革。
除去营销层面,对于品质的把控,中国酒业协会也举办了很多白酒业内的品评大赛,2017年的中国首届“真实年份名酒”品评大赛就是其中之一,有一个人从全国数百名参赛者中脱颖而出,夺得大赛冠军,荣获一等奖,他就是张晶晶。在南大读书之时,机缘巧合之下张晶晶就与梁邦昌先生结缘。之后他就经常跟着梁邦昌一起到全国各地酒厂参观学习。之后,他又以职业寻酒人的身份,继续辗转全国寻酒。多年的历练,让他对整个白酒产业以及白酒的各个环节都有了非常深入的见解,奠定了重要的专业支撑和资源优势。
梁邦昌评价张晶晶:“目前在做一份正本清源的工作”,这对白酒行业来说是具有颠覆性的,梁邦昌与张晶晶在2016年开始共同筹备无痕酒业研究院,历经三年时间,于2019年正式发起江苏无痕酒业研究院,只专注于高品质的中国固态白酒,从白酒产业上下游所有环节一手抓,让白酒回归奢侈品赛道,既传承白酒的历史,将稀缺的陈年老酒推向大众,又尽可能革新目前混乱的白酒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