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碌的施工现场,总是有一位个头不高但走路生风的“老头”,他是唐山大地震时从西北跟随父母来到唐山的铁汉,他是工人们口中斤斤计较的王工,他还是年轻后辈眼中亲切和蔼的王哥,他就是中国二十二冶沧州工人文化宫项目的工程经理:王宏。
八十年代初便进入中国二十二冶,匆匆时光,岁月风霜染白了鬓角,皱纹也偷偷的爬上了眼尾,他把青春年华奉献给了施工一线,让他从青葱懵懂的少年变成了如今的工程“专家”。他先后参建了国内外多个项目,40多年的施工生涯,使他积攒了丰富的工作经验。
对待工作他像夏日般热情,他每天坚持六点半上班,就在天空微微透着亮光,年轻人还在被窝里梦游时,他已经戴上了安全帽,在施工现场转悠了起来。我们有时会逗笑说老王头睡眠时间少,年纪大了。其实是他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施工生活,生物钟早就已经习惯这个时间。矫健的步伐是他给我们最深刻的印象,他每天都会完整的走几遍施工现场。他说:“只有每天时刻关注工程进度,自己心中才会有数,心里才会踏实”。在施工现场只要发现问题,他就会拿出不解决不罢休的劲头,有很多工人会觉得这个老头可“真轴”,但他们所不知道的是,那份执着是他对工作的一份担当、一份责任。
他曾因为施工连续三年都没有回过家,家人来探望也是短短相聚又各奔东西。是啊,40年来,他将所在项目部都当作自己的家。每每谈起家庭,谈起年迈的父母,谈起他眼中骄傲的女儿,他都哽咽到一句话说不出来。这个为建筑事业一直奋斗在一线的人,肯定有太多太多的感慨需要诉说,但他都埋在了心底。王哥爱家,但不恋家,家是他的港湾,哪有不出海的船?“舍小家、为大家”的道理人人都懂,可在这慷慨激昂的誓言背后,是一位妻子十几年如一日的默默付出、为爱守候,这份爱,已然超越时间和空间的束缚。王哥常说:退休以后,要好好陪着妻子,带带自己的外孙,补偿这么多年的亏欠……
王哥经常告诫我们:“你们是大学生,有知识、有学识、有朝气、有理想,是企业的未来。”他始终愿意做一块企业的基石,给年轻人创造平台展现自己,他为企业努力了一辈子,是一面励志的旗帜指引我们向前进。每当有人劝说他马上就快退休了,别那么累、那么拼。他却微微一笑说:“要站好每一班岗,把好每一道关”。他时时关注着施工进度、现场安全和工程质量,施工现场处处都有他的身影,他用他的言行彰显了新时代建设者应有的风范。
他在点滴间弘扬“先大家、后小家”的奉献精神,也为我们传播“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榜样力量。王哥用自己的经历完美诠释了“一天也不耽误、一天也不懈怠”朴实厚重的中冶精神。
我们知道,终有一天这些“老王们”会走下企业这个高大的舞台,退居幕后,但是他们留下的精神、经验、技术是我们这些年轻人永远受用的宝贵财富,是我们奋斗前行最好的动力,这是一种良性的传承,二十二冶的精神也必将由我们这些年轻人继续传承下去,致敬老王!致敬工地上从未消失的身影!
-推广-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本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上一篇: 中国新时代艺术大家——刘典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