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机电公司承德高铁商圈综合管廊工程
作为南邻京津,北倚辽蒙,国家公路运输枢纽之一的承德,交错纵横的高铁干线构成了“一环九射”的交通布局,而在这座城市的地下,城市管廊的建设为这座繁华的城市又增添了别样的活力。
承德高新区高铁商圈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滨河北路缆线综合管廊工程位于承德市高新区滨河北路沿线,滨河北路位于承德市高铁新区滦河北岸,西起娘娘庙大桥,东至鸡冠山大桥,全长约4.8千米。在滨河北路沿线路北绿化带内建设一腔室缆线管廊,纳入沿路敷设的电力、通信线缆等工作。
破解协商难题,铺路工程建设
项目建设初期,受当地气候的影响,紧缩的工期成为了头号难题,为此项目部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加强各方面的配合,确定分阶段的合理工期,明确节点时间。同时安排施工人员提前进场,积极配合业主做好征地拆迁工作为全面施工创造条件,做到提前介入。由于工程涉及下穿承秦高速公路桥,京秦铁路桥,施工至下穿路段时,必须对公路桥及铁路桥等构筑物采取可靠而有效的保护措施,并提前征得相关政府部门的同意后方可进行施工。为此项目部成立专门协调部门,加强沟通,及时解决存在问题,同时建立信息平台,及时传达协调问题信息,第一时间反馈到项目部,掌握一手协调动态,终于在所有准备事项沟通完毕后,承德地下这条“大动脉”正式动工。
破解浇筑难题,奠定工程基础
混凝土浇筑作为工程中一项至关重要的步骤,从浇筑到养护,每一处细节都需要深思熟虑。为了保证施工质量,项目经理带头把关,浇筑前仔细校验各预埋件是否处于准确的位置。由于管廊工程混凝土体量大,混凝土施工的时间较长,所以项目经理决定采用分层分段浇筑,确保混凝土的完整性,避免施工冷缝。第一阶段先浇筑底板及底板顶面以上50厘米的墙身,第二阶段则将剩余墙身及顶板一起浇筑。底板浇筑时,考虑到如果出料口太高可能会导致混凝土出现离析现象,导致混凝土的质量得不到保证,经过技术员的反复斟酌,决定将高度定在30厘米左右,随后采用振捣棒进行振捣,做到振捣布置均匀,快插慢拨,快插是为了防止先将表面混凝土振实与下层混凝土发生分层,离析现象,慢拨是为了使混凝土填满振动棒抽出时间所造成的空洞。 就这样,在项目部全体人员群策群力之下,混凝土浇筑顺利完成。
破解尺寸难题,助力提质增效
工程中电气安装部分涉及的电缆支架数量众多,约有15000套,每个支架有7层托臂,支架托臂需要制作约30毫米长45度的翘边。总计约105000个托臂,要想保证所有翘边长度、角度要做到尺寸一致,难度可想而知。传统的制作方法费时费力,且不能保证质量,长度不统一、角度时大时小,很难达到规范要求,且耗时长,工作效率低下。为此项目部组织技术人员商榷解决办法,利用施工剩余的角钢、钢管及扁钢等材料发明支架托臂翘边煨弯器,相当于为托臂的翘边制定了“模具”,运用此装置项目人员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质量达标,成品合格,为高质量工程保驾护航。
综合管廊系统不仅解决了城市交通拥堵问题,还极大方便了电力、通信、燃气、供排水等市政设施的维护和检修。承德地下这条“大动脉”肩负着提高城市综合承载力的重任,机电人秉承“干就干好,做就做精”的理念,作为新时代的建设者们,机电人不忘初心,在公司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接续奋斗,勇毅前行。(徐家阳)
-推广-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本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上一篇: 峥嵘头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