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国际市场的竞争,是技术和实力的较量,更是信息获取和分析能力的竞争。因此,只有在国际工程发展中不断探寻合理的市场开发途径,拓宽市场信息渠道,才能实现市场的纵深发展,从而加快国际市场的开拓步伐。
开拓国际工程市场过程中,可以借力寻求合作,合作对象的筛选可以是有对外承包资质的大型企业,有对外承包资质的大型设计院,有对外承包资质的大型设备厂家等。这些企业具有实力雄厚、信息渠道广泛等优势。通过加强多领域的合作可以有效降低前期项目开发成本,获得有效信息,互通有无,互惠合作,规避一系列诸如金融、政策等风险,避开诸如设计、融资等方面的自身短板。同时在相互合作的过程中,也可以逐步学习或者通过项目发挥带动作用,加快企业承揽项目的周期,在国际市场形成合力,实现共赢。在合作过程中,注意甄别,避免不合理的条款和不对等条件,保护自身企业的利益。但打铁还需自身硬,合作的同时也要求企业自身具备一定的实力和特点,在工程管理中打造出高品质的质量和服务品牌,这样才能在国际市场中占领一席之地。
设立境外办事处是最常见的获得市场信息的渠道之一,直接、经济、有效,所以被广泛采用。境外办事处,是国内外联系的纽带,可以起到展示企业自身形象的窗口作用,办事处可以及时获得所在国的相关项目信息,并了解当地诸如人力、机具、生活物资、工程物资供应等相关信息,是各类市场信息得以及时反馈的桥头堡。通过驻外机构为项目信息捕捉、跟踪、反馈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设立办事处不失为一种比较理想的信息途径。
以属地化经营为突破口,推进境外市场发展。随着“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属地化经营逐步成为企业国际化程度的重要标志。想要在国际工程市场维持一定份额,不仅要把“中国制造”带向全世界,更要通过在建项目,不断加深与当地市场的融合。一方面通过属地化调研,了解当地法律法规、人文环境、宗教信仰及市场环境等信息,在方案制作和工程管理中顺应当地发展规划、契合当地需求、支撑当地发展战略,规避两国差异造成的管理风险。另一方面积极践行当地社会责任,逐步加大属地化比重,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在当地政府和民众眼中树立良好形象,为当地社会所接纳,以此稳固市场站位,为进一步推进市场发展奠定基础。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其他途径,诸如参加各类展会、关注公共信息及电子商务传媒等,都是可以借力开发市场的有效途径。
在开拓国际市场的过程中,企业必须坚持市场导向,结合发展实际,综合考虑企业人力、财力资源、经济及时间成本等各方面因素,平衡经济指标,强化市场调研,确定可行性市场开发战略。同时善用多重渠道,结合不同的营销手段进行深度市场开拓,才能使中国二十二冶在“再跨越、再翻番”高质量发展新征程中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