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兆谦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赤峰中唐特钢炼钢项目部就有这样一个“宝”。设备管道专业工程师张素敏已经64岁了,在那些同龄人含饴弄孙,享受绕膝之欢的时候,他仍坚持奔走在一线施工现场。
他是良师。在公司师带徒的工作安排下,我有幸成为张总的一个小徒弟。随着工作和生活的时间增加,我发现张总这座宝藏越来越庞大,需要向他学习的东西太多了。土木工程毕业的我对设备管道一窍不通,看着那些密密麻麻的管线,庞大的机械设备,仿佛来到了一个崭新却陌生的世界。是他,是张总的教导,抚平了我一开始的恐慌;是他,还是张总,给了我一双认识设备管道这个新世界的慧眼。他是位极具耐心的导师,从最基础的看图教起,先让我看,再问我哪里不懂,对症下药后还会再为我从头至尾串一遍。不只是我,项目部的其他人有什么设备管道方面的疑问,他也会耐心地解释。从业了那么多年的张总身上散发着那种智慧的气息,总是让人忍不住去靠近,去询问,去学习。他就像一位建造知识城堡的工程师,只要你想,他就会为你答疑解惑夯实基础。
他是益友。虽然他的年纪比项目部许多人大很多,但是年纪并没有成为我们之间的代沟,甚至比年轻人还要“潮”。像Tekla、Photoshop、Revit等软件,张总都有所涉猎,Tekla和Photoshop甚至比年轻人使用的还要好,许多人就像好朋友之间,让他帮忙安装软件,和他探讨软件功能。平时空闲时间了,他还爱听听歌,看看小说新闻。经常向大家讲述国内外发生的新鲜事,跟大家互相讨论,而这位益友比大家经历的事情多得多,说的话也更具有道理,很能说服大家,着实帮大家拓宽了视野。
他是“假的”60后 。岁月不饶人,他的确已经是64岁高龄了,可他不服输,不向岁月低头。每天现场最少去一趟,近70米的高跨,年轻人上去都不想再多走一步路,张总精神矍铄地一步步踩着楼梯到顶端,虽气喘吁吁,可也不见疲态。我曾问他:“张总,您为什么要每天都往高跨上走一趟,多累啊,以后我替您上去吧。”话音刚落,得到的却是张总的拒绝。他说:“身为一线的施工管理人员,现场的情况必须是自己看到的,自己走出来的。你作为年轻人,更不能有这种靠别人的思想,一定要掌握好现场。”
张总就是项目部的一个“宝”,一直在散发着他的那股宁移白首之心的光芒,为项目部的发展作着他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