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吨52.78元,成交16万吨,交易额790万元——这是全国碳交易市场开市2分钟后的第一笔交易。
2021年7月16日上午,全国碳交易市场在北京、上海及武汉三地鸣锣开市。
我国本次的碳交易市场,不仅是全球最大,更是利用市场的机制推动,进行绿色低碳发展,以此促进控制室温气体排放的重要制度创新,也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政策工具。
在2020年9月,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的一般性辩论上,中国首次提出要在2030年实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自此,碳排放的议题就有了很高的公众热度。而全国性碳交易市场,也正是推动“双碳目标”的重要阶段性举措。
碳中和(carbon neutrality)是指企业、团体或个人测算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各类技术手段,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实现二氧化碳的“零排放”。
但多数人还不明白,为什么要搞碳中和?
因为全球气候变暖。
全球变暖是一个饱含争议的话题,也被赋予了很多政治意义,但不能否认,当前的时间已经是气候环境日益严峻,极端天气灾害也愈发频繁。
《中国气候变化蓝皮书(2020)》显示,2019 年全球平均温度较工业化前水平高出约1.1℃,是有完整气象观测记录以来的第二暖年份,过去五年(2015~2019)是有完整气象观测记录以来最暖的五个年份;且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每个连续十年都比前一个十年更暖。
现在的气候问题,早已经不是一句“坏天气”能简单带过的,而其引发的一系列连锁反应,也引发了越来越严重的社会问题,甚至全球危机。
气候变化导致极端天气事件的频率和严重程度增加,过去50年间,极端天气事件已经夺去了数百万人的生命。
近年来极端天气频发,中国近10年最严重的沙尘暴、河南特大暴雨和洪水;放眼世界美洲、欧洲、亚洲等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波及。
解决气候危机对于世界来讲是刻不容缓的,而当前的国际形势下,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提出了“双碳目标”,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作出了更大的贡献。
碳中和被写入“十四五”规划,作为顶层设计,必将覆盖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方方面面。在其指导之下,技术在变,行业在变,甚至资本市场也在变。作为未来40年中国最重要的趋势之一,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下。
中国是全世界最大的家具生产国,家具产量占全世界的70%。
我国家居制造业,每年需消耗近3亿立方米的人造板材,而制造这些人造板材则需砍伐约5亿立方米树木,相当于大兴安岭木材的总储备量。
森林是地球之肺,森林与人类的发展,与自然界的生态平衡息息相关。
树木有三大功能:一是固土,如果没了树,沙尘暴就容易侵袭家园;二是固水,如果没了树,洪水就会冲毁家园;三是净化空气,如果没了树,空气就会收到污染。
在另一方面,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每年7亿多吨的农作物秸秆、10亿吨的各式水果枝条会被产生,农民没有低成本的处理方式,所以选择焚烧最节约成本,焚烧产生的大量二氧化碳,空气污染也随之而来。
如果用秸秆做原材料,代替木材生产板材制造家具,既能避免树木过度砍伐,又能解决农民焚烧秸秆造成空气污染的问题。
如果使用秸秆作为原材料,代替木材进行人造板的生产,这样不仅能避免树木过度砍伐,也能解决农民焚烧造成空气污染的问题,板材企业收购秸秆、枝条也能给农民带来增收。
优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创新研发无机纤维板EBF材料,通过利用秸秆等农林剩余物作为原材料,以无机凝胶物质黏结,混合改性助剂,低碳冷压制造而成。
无机纤维板EBF能有效通过减少农作物秸秆焚烧获得碳减排,经计算,每生产1立方米低碳板材可实现碳减排1.525吨;另一方面,通过减少森林砍伐获得碳减排,用秸秆替代木材作为人造板材的原料,经专业测算,因减少林木砍伐、保护森林产生的碳减排效应约等于1378万棵树,相当于1.6个中国澳门陆地全面积森林覆盖一年吸收的CO。
当然,守护绿色地球家园不仅需要家居行业的支持,消费者的合作伙伴也需要一同加入,携起手来,控制这场气候危机,小改变也会有大影响,当整个大家居行业转向绿色、环保、低碳的生产方式,整个社会就会向封山育林的目标迈进了。
-推广-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本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上一篇: 启牛学堂课程研发负责人苏秦:风险和收益永远同在 切忌忽视投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