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二十二冶集团有限公司承载历史文化建筑项目
郑 植
传统建筑是一个城市的记忆,凝结着老一辈的智慧和心血,承载着一个城市千百年来的文化,也承载着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化。北京四合院作为合院建筑的一种,一户一宅,一宅几个院,一座一座的宅子组成了胡同。白墙黛瓦、四面而合的四合院,热闹的胡同组成了记忆中也最温暖的过去。
由中国二十二冶承建的金鱼池c区四合院仿古建筑即金台轩仿古三进式四合院,位于北京市东城区,总建筑面积达3955.24平方米。在该项目中,建筑上都用独特的雕饰和彩绘装饰,使得这里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乐享地。建筑不仅仿照着传统的四合院样式,也加以改造,使其拥有更多新空间,更符合现代生活方式。将传统重新赋予现代化的演绎,凝聚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让这里成为北京的一张历史“名片”。
建筑者十分注重细节的打磨。对于砖石和木材上的雕刻与彩绘,建筑者们收集多方素材,使得图案极为丰富多彩,再加上精湛的雕工,让人大饱眼福。而内外景色的设计造景匠心独运,巧妙的将风俗文化和传统记忆融合在一起,引人入胜,使得每一个来到这里的人都能感受到其中的文化气息。
走进这里,是红墙绿瓦的传统气息和新颖的现代化元素的融合,这里在保证了传统文化内涵得以保留的情况下,将现代科技,包括创新技术与工艺融入进去,让传统文化更好的传承并传播下去,又改变了其刻板的印象,让年轻人在更加开放、活跃的气氛中领略到美。
一道道青砖灰瓦、一扇扇绿窗朱门,充满着岁月的气息,四四方方的院落里四四方方的天空,层层叠叠的瓦片被风霜雨雪打磨上独有的印记。儿时记忆中屋里围着火炉的热闹、院里挂满“一个个橙红小灯笼”的柿子树、冬日里墙脚边整齐堆放的藏在雪中的大白菜、门口平板三轮车上码成“小山”的蜂窝煤……生活的苦辣酸甜在这些点点滴滴细节展现,小小的四合院里、砖缝瓦隙间留住的是旧日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