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村庄,都有其独特的魅力和故事。这些村庄的发展与进步,离不开一位重要的人物——“第一书记”。
他们担负着重要的使命,以初心为指引,担当起为民办实事的责任,助力乡村振兴,建设美丽乡村。
赵海洋是枣庄烟草派驻龙阳镇史村的第一书记,派驻以来,他逐渐成为村民们认可的“贴心人”,他致力于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推动农村社会进步。他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党的宗旨和群众路线,为史村的繁荣发展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贡献。
政治引领——
发挥党建引领,打造党建新阵地
史村,位于山东省滕州市龙阳镇西南约两公里,北沙河南侧,史村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明朝万历年间,现有人口1,966人,599户人家,经济结构主要以农业为主,当地的马铃薯、玉米、萝卜等农作物,远近闻名。
初来史村,赵海洋内心是沉甸甸的,因为他深知自己的责任重大,同时,他也是充满希望的,因为他深信,经过自己的努力,一定会给史村带来更加蓬勃的生机。
这一天,他没有走进办公大院,而是匆匆将行李一放,步行在史村的乡间小道上,一步一步,用脚步丈量着史村这个充满了乡村气息的小村庄。
拖着沾满泥土的脚步,他回到了办公室,他看到走廊上“党建引领”的一幅幅画面,心里有了迈开第一步的思路。
“打好乡村振兴这一仗,首先是思想的统一,党的建设是首要,打造一个独具特色的党建新阵地,是带领大家走向致富的第一步。”赵海洋说。
于是,他主动发挥第一书记作用,抓牢抓实党的建设,建设一个坚强有力的村党组织,借鉴在烟草开展党建工作时的经验,重点围绕增强政治功能,提升组织力,引导村党员严格落实组织生活制度。
“为了激发党员的积极性和责任感,我们开展了党员分类管理和积分量化管理,打造一支‘能打敢拼’的党员队伍。通过展示党员活动,包括发展新党员、公推直选入党积极分子、组织参观学习等,累计发展党员3人,公推直选入党积极分子8人。多次组织村全体党员赴鲁南人民抗日武装起义纪念馆、洪山口大会战遗址学习参观,开展一系列‘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村里的老党员说道。
打造‘独具特色’的党建新阵地,该村组织‘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评比活动,在村口和主要干道建设党建宣传栏和文化墙。组织开展史村首届农民文化节,进一步提升党建活力。
图为党员志愿者与第一书记合影
在具体实践中,赵海洋结合实际情况,创新工作方式和方法。他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建立党建信息化平台,提高党建工作的效率和效果。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增强党员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通过增强政治功能、提升组织力、引导村党员严格落实组织生活制度等方面的工作,有效地加强村党组织的建设,推动党组织的发展和壮大。
强基兴农——
修路建渠促发展,村民致富有盼头
“要想富,先修路。”来到村里工作的没几天,赶上了一场大雨。赵海洋看到,村里路面狭窄,还大部分是泥土路,破烂不堪,特别是遇到下雨天气排水不畅,道路很难行走,大型运输车都不能正常行驶,影响了村里作物的外运,同时影响了村民的收入。
他与村干部和村民代表共同商讨,制定村内基础设施建设的整体规划。规划明确建设的目标、重点、实施步骤和时间表。
修路是一项重要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需要广大村民的积极参与和支持。赵海洋通过各种途径,如村民大会、村广播、宣传栏等,向村民宣传修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激发他们的热情和积极性。
在市局(公司)的大力支持下,经过赵海洋的一步步努力,终于,第一批资金筹集完毕。他与村干部一起组织施工,邀请专业的施工队伍,同时组织村民参与监督和管理,以确保工程质量和进度。
目前,完成投资43万元,村内排水沟修建1,600米,完成投资46万元,自来水管网项目改造420户 ,完成投资80余万元,5条主要街道铺柏油路,共计2,300米约1万平方米。
‘硬’提升有了,‘软’改善也要同步。为加强村内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积极推进绿化、美化、净化等工作。赵海洋带领村民在适宜的位置植树栽花,修建了200余个小花坛。同时,根据村庄的实际情况,积极引导村民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和质量。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新打了两口农作物灌溉用井,修缮了六口旧机井。对村后的河道进行了拓宽、清淤和美化,在沿村生产路挖了排水沟,做好了夏季防汛防火工作,为村民提供更好的生产条件。
图为第一书记与村干部查看夏粮长势
“今年的马铃薯和萝卜非常高产,得益于我们村里的水利工程改善,喜水作物不在因为缺水而减产,蔬菜瓜果与往年比增产不少。”看着一袋一袋的绿皮萝卜装车运走,村民高兴地说道。
招商引资——
发挥优势引进来,调动资源增收入
自从来到史村,赵海洋一刻也不得闲,思想统一了,基础设施完善了,他想到了增加村民收入,在充分了解当地的资源优势、产业基础和市场情况下,确定招商引资的重点领域和方向。
首先,开展村“三资”清理专项行动。对村级资产、资源有效盘活利用,盘活闲置建设用地12亩。其次是引进投资1.1亿元的高端数控机床制造项目,规划建设厂房5500平方米、研发办公楼2500平方米,购置各类设备55台套,年增加集体收入6万元。
作为第一书记,赵海洋引导村党员干部全力服务企业发展、为入驻企业提供良好的经营环境并全面提升村级发展保障能力。在村集体讨论的时候,他一再说道,党员干部要充分发挥引领作用,调动各方资源,为入驻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和支持。去年,村集体收入14万元,同比增长29.6%。
风雨兼程在路上,牢记使命记在心。两年来的驻村工作,让赵海洋体会到了内心的那份责任和重担,更感受到了村民的热情,村庄一步步发展的喜悦。
星光不问赶路人,成功不负有心人。他深知付出总有回报,实干才能兴村。赵海洋说,下一步,他将竭尽所能,努力发光发热,用只争朝夕、真抓实干的态度积极工作,在带动村集体增收上,更好地结合村情实际“出点子”“想法子”“找路子”,让史村焕发乡村新气象。(张文莉 姚付林)
-推广-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本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上一篇: 普兰店星台街道手工榨油“榨”出致富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