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位置:经济网_经济日报《经济》杂志社官网 >> 企业资讯 >> 浏览文章

潍坊护理职业学院 创新实施“1234”就业工作法 促进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

2024-08-06 来源:永州新闻网

潍坊护理职业学院坚持把就业工作摆在突出位置,抓住重点环节、把握关键节点,创新实施“一体系、二渠道、三服务、四活动”的就业工作法,促进毕业生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体系:强化组织领导,抓好统筹推进,构建高质量工作体系保就业

学校党委高度重视就业工作,切实落实就业“一把手”工程,成立就业工作领导小组,把就业工作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环节抓实抓细。实施院系两级就业工作目标责任制,建立健全招生就业处牵头,院系负责,学工、教务等多部门参与协作的工作机制,形成齐抓共管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就业工作格局。职能部门形成合力共同推进就业工作,通过就业动员大会、校友企业招聘、就业辅导等形式,动员鼓励辅导员、班主任、专业课教师、校友等多方力量积极参与,共同推进毕业生就业。强化定期调度通报,及时分析研判就业形势,层层压实责任。完善考核评价机制,将毕业生就业工作纳入绩效考核体系。深化就业与招生、培养一体联动,将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情况和就业质量作为招生、人才培养改革的重要依据,推进人才培养质量与就业质量双提升。

二渠道:强化开源拓岗,抓好岗位供给,“走出去+引进来”稳就业

一是深入实施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学校党委书记、校长带头,其他校领导全员参与,各院系负责人、党支部书记等积极参与,有针对性拓展就业市场,通过访企拓岗深度了解行业企业的人才需求,深化人才培养改革,推动供需精准对接,上半年已访企拓岗229次,走访用人单位200余家,拓展优质就业岗位3000余个。实行地区网格化包靠,拓展校企合作新空间,深化“产学研就”融合联动,上半年立项教育部供需对接就业育人项目7项,组织参加校企、校地座谈会30余次。

二是组织开展校园招聘会。充分发挥校园招聘主渠道作用,完善以春季就业双选会、行业招聘会等构成的线下校园招聘体系,打造网络宣讲会、空中双选会等线上校园招聘平台,着力为毕业生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和岗位资源,开展线上、线下小型、专场招聘活动10余次。承办人社部“职引未来—2024年大中城市联合招聘高校毕业生春季专场活动”,邀请近500家用人单位,提供就业岗位12399个,岗位需求涵盖毕业生全部专业,现场达成就业意向1800余人。

三服务:强化就业育人,抓好价值引领,“三服务”促就业

一是加强就业教育观念引导服务。将就业教育与就业引导作为“三全育人”的重要内容,推动就业教育与思政教育、专业教育深度融合,配强配齐领导干部、思政教师、专任教师、辅导员组成的“四个一”工作团队,推动全环境立德树人。邀请行业专家、优质校友等来校开展以“成才观、职业观、就业观”为核心的就业育人主题教育活动十余场,引导毕业生树立积极求职心态,把个人理想追求融入党和国家事业之中。

二是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指导服务。将就业指导课程纳入学生培养方案,开设《职业生涯发展规划与就业指导》必修课,一体化推进专业、学业、就业、事业“四业”教育,进一步强化职业发展规划实践指导和全过程服务。加强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培养,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精准化、便捷化的就业指导服务,《职业生涯规划与发展》课程获首届山东省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山东省高校就业创业金课、我校获“最佳组织奖”荣誉称号。

三是加强实习就业一体化服务。建立完善大学生就业实习管理制度,探索建立“院领导—联络员—辅导员”三位一体的实习实训管理模式,统筹协调就业实习与教学实习,帮助学生增强就业能力、获取就业机会,新增49所实习教学单位,其中实习就业一体化教学单位25所。优化实习安置,从270家实习教学单位中遴选150家单位作为本年度实习教学单位,提供优质实习岗位2570个,助力学生通过高质量实习实现高质量就业。

四活动:强化就业帮扶,抓好重点群体,多措并举助就业

一是举办以赛促就活动。全面提升大赛的覆盖面和实效性,切实增强学生的生涯规划意识,帮助更多毕业生通过参赛提升职业规划和就业能力。在全国首届职业生涯规划大赛获得国赛铜奖和山东省省赛学生赛道一金一银、教师赛道一铜、一金课的好成绩;在第十一届“学创杯”全国大学生创业综合模拟大赛中我院三个项目全部取得省赛一等奖并获得国赛参赛资格。

二是优秀毕业生推荐活动。积极开展基层政策咨询、职业指导、职业介绍等服务,引导毕业生到基层、到西部、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择优推荐两名毕业生从事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

三是自主创业服务活动。积极鼓励和支持毕业生自主创业,宣传灵活就业社保补贴、创业补贴等政策,38人实现自主创业。开展口腔修复体制作师、保健按摩师、保育师等16个职业1038人的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极大提升了毕业生就业竞争力。

四是重点群体就业帮扶活动。建立重点群体毕业生信息库,全面掌握脱贫家庭、低保家庭、零就业家庭、残疾等重点群体的基本信息,建立帮扶工作台账,落实“一人一档”“一人一策”就业帮扶机制,目前困难学生就业去向落实率已达85%。

千方百计拓岗位,提速增效促就业。下一步,学校将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三维三融人才培养体系为引领,深化“1234”就业工作创新模式改革,探索构建起“服务进校、覆盖全员、贯穿全程、便捷高效”的大学生就业服务新格局,提升新时代大学生就业服务水平,促进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为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更坚实人才支撑。

                                                                                                          崔红光 崔健鑫


0

-推广-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本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上一篇: 无车能敌!杰克科技“过梗王”全球震撼拉车秀!
下一篇:环球医疗陈仕俗:抓实党建树标杆 以“医研产融”结合,打造高质量央企办医新典范

经济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