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发行阿坝州分行聚焦全州各县区位特点、聚焦欠发达县经济发展、聚焦因地制宜提供政策性金融服务,积极在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之路上寻找突破。近日,该行成功获批首笔乡村振兴分布式光伏示范项目3200万元,是打开欠发达县域壤塘县项目贷款落地的重大突破,也是该行首次结合当地特殊地理环境使用“农光互补”贷款模式、首次使用信贷政策支持光伏产业项目推动绿色金融走深走实的生动实践。
久久为攻,确保项目落地不放松。一是加大“储”的力度。项目所在地的壤塘县是全国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受地域环境影响,该县经济发展起步晚,基础薄弱,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主要战场。分行深刻把握金融工作的政治性和人民性,克服当地无机构、路途远、海拨高等困难,多次向地方党政部门宣讲农发行差异化乡村振兴优惠政策,持续向壤塘县乡村振兴分布式光伏示范项目提供优质政策性金融服务,最终实现项目落地。二是强化“培”的举措。面临项目多种先天“不足”。该行从上到下统一思想,切实提高政治站位,班子成员分别牵头组建针对全州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项目营销工作专班。在推进壤塘项目进展中,该行认真分析问题根源,立足壤塘县发展阶段性特征,因地制宜提出“光伏+”综合利用模式。三是完善“拓”的机制。分行始终坚持“以客户为中心”办行理念,在项目推进阶段,兼顾项目和财务辅导,旨在提高公司盈利能力,作为与壤塘县深度合作“敲门砖”,项目的获批进一步增强了地方“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金”能力,体现了金融活水润物润人心的作用。
量体裁衣,立足项目特色建方案。一是把握“实”的导向。壤塘县拥有丰富的光照资源,但传统光伏建设将占用部分珍贵草地,因此该行向上级行、兄弟行了解如何科学利用“农光互补”模式。项目推进过程中结合案例学、文件学、制度学,通过“市场运作、收益覆盖”的运作模式盘活闲置土地能有效创造现金流,坚决与地方政府债务脱钩,确保地方财政稳健运行。二是坚持“创”的思维。该项目作为农发行阿坝州分行首笔光伏项目,与壤塘县整体发展规划推进“能源富县”不谋而合,通过采取“农地+光伏+种植”方式,不仅最大程度的利用现有资源,还在增加项目现金流的同时,确保贷款风险可控,创造性的实现了项目产出最大化。三是盯准“带”的成效。依托本地特色设计项目现金流,注入政策性支农资金,通过土地流转收益、光伏发电分红、劳务用工收入促进当地农民增产增收,有效带动村集体经济发展,受益当地已脱贫享受政策人口137人,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牧民富裕富足,为乡村振兴增添绿色动能。
持续优化,做好绿色金融服务新实践。一是厚值“绿”的理念。为契合“绿色银行”定位,该行持续拓宽与壤塘县合作渠道,聚焦清洁能源、绿色产业等低碳领域金融需求,立足川西北阿坝生态示范区建设定位,深挖绿色金融机制创新,探索“绿色+金融“融合发展,创建绿色产业链条,达到乡村振兴产业多方共赢的局面。二是打开“拓”的渠道。作为绿色经济切入点,阿坝分行总结提炼绿色金融合作模式、经验做法,加大对绿色领域支持力度。今年以来,审批绿色项目4个,金额12.72亿元,目前营销储备3个,金额7.4亿元,涵盖储备林建设、和美乡村建设、清洁能源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为乡村振兴增添绿色动能。三是建好“联”的氛围。在项目申报中,充分发挥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工作专班力量,州分行前后台联动,统一办贷思路,对办贷过程中提前碰头将项目准入、还款来源、担保方式等问题预演在前,为高效推动项目申报,工作专班不仅在项目指导上下功夫,同时多次上门给予公司金融知识宣讲,给予贷款全流程辅导,有效提高办贷质效、提升客户体验,高效推动项目落地。(何忠秀宇)
-推广-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本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上一篇: 善谋善为 为助力乡村振兴注入“金动能” 农发行阿坝州分行助推区域经济发展阔步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