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中国航天科工三院质量信得过职工、239厂总装中心表面处理工艺员张静雨
在中国航天科工三院239厂总装中心的喷漆厂房里,总能看到一个身影:她奔波在办公室和车间之间,忙着精细工艺、编制加工程序,忙着盯生产、跟现场,忙着和车间师傅沟通技术问题,即使再忙,人们也从未听她抱怨过一句。她就是总装车间的一位95后表面处理工艺员、2024年三院质量信得过职工张静雨。
细节成就匠心
张静雨与航天结缘的故事要从5年前说起。2019年,张静雨来到239厂总装中心进行带学培养。看着总装中心百余名工作者在冬日的厂房中夜以继日地工作,她被航天人的使命感深深感染,励志成为一名合格的航天人。
“表面处理专业和粘接专业正处于专业能力发展阶段,相应的产品工作也处于研制阶段,亟需我们咬紧牙关,坚持高质量打造一流产品,让客户信任我们,愿意将产品交给我们。”张静雨说。
由于技术的更迭,涂粘工艺组新增加了粘接专业的工作,面对一个仅应用了三四年的新兴技术,张静雨所在的涂粘工艺组开始了一条十分艰难的探索之路。
作为涂粘工艺组的骨干成员,张静雨主动牵头开展一项产品的粘接工作,在不间断的试验过程中,她一次次试错与总结,最终,产品质量得到顾客的认可。
“把质量融入血液、用精品成就事业”,这是张静雨一直坚守的职业理念。一次试验中,产品的一项指标数据存在问题,她在车间连续驻守了一个星期,在现场研究产品,将电脑数据与实物反复比对,在草稿纸上不断计算分析,直到挖掘到问题的关键所在。
找到问题后,如何解决又成了新的难关。
为了确定最佳工艺参数,张静雨认真梳理了过去的产品生产过程,与专业前辈沟通交流并分解产品指标,反复进行模拟推演,设计试验件,进行工艺参数验证。
她盯生产、跟现场,认真梳理每个工序中存在的风险点,详细为操作人员讲解。她和车间师傅沟通技术问题,最终保证了各项参数和指标达到预期效果。
从方案规划到各种试验攻关,张静雨每一步都扎实推进,绝不将就,用自己的钻研技术和严谨的工作态度为涂粘专业保驾护航。
深耕QC显成效
QC活动有助于提高产品质量,是企业全面推进质量管理和技术创新的重要环节。
一次,产品出现质量问题,张静雨第一时间召集相关成员组成QC活动小组。大家首先明确了问题目标,制定相关QC活动计划,并按照计划从人、机、料、法、环等方面进行分析,形成进一步的细化方案。
为了尽快解决问题,小组成员团结一致、兵分多路,同步开展原因分析,在1个月内迅速排查了20个元素,并确定了主要原因。
下一步便是制定解决措施。张静雨和同事针对各项要因开展工艺攻关和参数优化,最终解决了问题,使产品一项技术指标实测值大幅提升。此外,他们还与其他部门紧密合作,优化工艺流程,将部分工序前移,提高了生产效率,共同推动产品整体质量水平提升,确保某产品科研生产任务保质保量地按时完成。
为了巩固活动成果,张静雨和同事将新的工艺要求及时转化为工艺文件,形成了样板工艺,还制作了相关粘接操作视频,辅助现场操作人员高质量地完成技术交底工作。就这样,张静雨一直坚持应用质量工具,持续开展QC活动,连续两年获得航天工业优秀QC小组称号。
“质量至上,责任为魂”,作为一名表面处理工艺员,张静雨将继续践行航天精神,精益求精,铸国之利器,守质量后墙。
(文/周碧洋 辛笑颖)
-推广-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本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上一篇: 一颗大™亮相2024中国(蚌埠)玻璃产业新技术博览会,展现代设施农业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