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潦彝族乡赤水河村: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项目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在川滇黔三省交界的叙永县西南面,有一片充满生机与希望的土地——水潦彝族乡赤水河村。这里,一场以民族团结进步为核心,旨在推动乡村振兴的宏伟蓝图正徐徐展开。2024年,随着鸡鸣三省大桥农文旅融合发展服务中心建设项目的启动,赤水河村正迈向更加繁荣富强的未来。
项目启航,共绘发展新画卷
鸡鸣三省大桥农文旅融合发展服务中心建设项目,作为赤水河村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的重要一环,在两项资金的支持下,总投资140万元,其中少数民族产业发展项目资金占大头,达110万元,另有30万元整合资金助力。该项目占地面积480平方米,建筑面积达640平方米,分为上下两层。一楼设计为12个特色门市,旨在打造成为当地农户销售特色水果、小吃及电商服务的平台;二楼则专注于彝族非遗文化的展示与推广,包括彝族服饰、手工艺品等,成为传承与弘扬民族文化的新窗口。
乡村振兴,多措并举显成效
赤水河村的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项目总投资达300万元,不仅新建木质结构彝族风俗民宿、蓄水池和生产便道,还配套灌溉管网等基础设施,极大地改善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这一系列项目的实施,离不开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与市县部门的联动配合。叙永县委统战部成立专项工作组,确保项目有序推进;省市统战部门及农业农村局的领导与专家多次调研指导,为项目成功落地提供坚实保障。
群众参与,共筑幸福家园
在项目推进过程中,赤水河村始终坚持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的原则,广泛发动群众参与。从项目申报到实施,乡村社多次召开会议征求意见,群众积极响应,无偿提供土地支持,形成了“人人参与、人人受益”的良好氛围。这种深度的群众参与,不仅增强了项目的生命力,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大动力。
多元融合,激发发展新活力
赤水河村依托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积极探索农文旅融合发展之路。通过改良冰脆李品种、提升基础设施、发展文旅产业等措施,不仅夯实了特色产业基础,还促进农民增收。同时,项目还注重品牌打造,赤水河村及其周边景点相继入选多项荣誉榜单,知名度与美誉度不断提升。
民族团结,共筑中华民族共同体
赤水河村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项目的实施,不仅是一次经济发展的探索,更是一次民族团结的生动实践。项目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基地”的发展模式,将生态底蕴、彝族风情与现代农业、乡村旅游紧密结合,让各族群众在共同发展中增进了解、加深友谊,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展望未来,赤水河村将继续以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项目建设为契机,深化农文旅融合发展,推动乡村振兴取得更大成效,书写属于赤水河村的辉煌篇章。
-推广-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本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上一篇: 三橡树闪耀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科技创新引领健康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