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位置:经济网_经济日报《经济》杂志社官网 >> 企业资讯 >> 浏览文章

扎根一线的“电气守护者”

2024-11-15 来源:永州新闻网

他,1994年进厂,30年来一直扎根车间生产一线。从中控维修到叶片线电气技术员再到联合工房生产区电气主管,车间两大主生产区、十条生产小线,都留下了他一步一个脚印的坚实痕迹。他叫李宏敏,是湖南中烟长沙卷烟厂制丝车间联合工房名副其实的“电气守护者”。

创新不止,制丝设备的守护者

自成为制丝车间技术线的一员以来,李宏敏就一直负责联合工房原烟物流线、叶片线的电气维修及设备管理工作,所辖段不仅设备种类繁多,还包含了工房唯一一套物流设备,更是工房所有工段的头道工序所在。在以前,这里是全车间停机影响最大、故障次数最多的区域,也是电控难度最大、让所有维修工“闻风丧胆”的区域。作为该段设备负责人,李宏敏24小时电话“不下线”,只要有需要,就能最快赶到现场进行处理。

但是要将长时间停机断流次数占车间六成以上的区域维护好,不仅需要及时的维修,更需要通过技术改进将问题根除。他分析全线设备现状,列出轻重缓急,化整为零,持续改进。从2015年开始,连续9个春节,他都驻扎在车间,主持物流及叶片设备的改进项目:从堆垛机、穿梭车、机器人、光电除杂等主机设备改造,到高架库、开包、储叶间等区域的全线电控改造,共计完成16处厂级改造工作。在他的努力下,制丝物流叶片设备停机时间及断流次数相比八年前减少80%以上,五年以来无长时间停机,极大提高了该厂制丝设备生产与工艺保障能力。由于他在技术改进一途上的不懈努力与长期坚守,2022年,他获评厂级劳动模范称号。

恪尽职守,品牌品质的守护者

产品质量是制丝生产的重中之重。李宏敏立足现有设备,积极关注产品工艺质量,发现松散回潮筒设备物料流量不稳导致CPK指标不达标,他深挖松散回潮筒原有控制程序缺陷,新增、修改程序30余处,把CPK指标值推到了新高度。同时,他还瞄准了一次加料工序糖料施加量误差过大这个制丝工艺控制的“老大难”问题,针对这一问题申报的工艺技术课题以及技术创新项目都获得了厂级一等奖的好成绩。2021年,他作为技术负责人完成的《提高叶片一次加料稳定性》创新项目获得公司技术创新三等奖。

2024年初,行业一体化平台项目在长沙卷烟厂落地,他所负责的联合工房物流线承担了平台烟叶投料出库“第八扫”工作。为了配合平台工作要求,物流线需要将原有的一条长输送皮带改为升降机,并增设一台烟箱打包带剪带机,全都是从未在制丝车间出现过的设备类型。李宏敏充分发挥自身技术优势与现场设备维护经验,事无巨细地协同各方及时发现新设备电控施工上的问题,并一一记录在案,形成完整的优化改善资料,及时跟进并督促整改。设备落地调试期间,他通过分析国外成熟的设计方案,融合现场施工状况,发现并完善各项设备安全、质量隐患,解决叶片线原有电控与新设备兼容问题,全方位保障设备人员操作安全及产品质量稳定的同时,充分满足了行业一体化平台项目在物流线“第八扫”的工作要求。

传道授业,员工成长的守护者

遇到急难故障,他总是冲在前面;解决问题后,又乐于与维修工操作工交流分享。他先后带过的徒弟有十几人,陆续成为公司、厂部各岗位业务骨干。每次改造完成后,他都会组织电气、机械维修工和现场操作工,进行新设备、新操作模式的培训,取得了各方一致好评。同时坐镇生产现场,积极与各方进行协调沟通解决碰到的疑难杂症,并根据解决过程和结果形成对应方案,编制成手册下发供大家参考。

对于新进员工,他充分发挥“传帮带”作用,制定《开包、叶片操作工考试范围及学习方法》,每个学习叶片线岗位的新员工都需要在他手里通过考试才能获得上岗资格。但他的“考试”,并非是呆板的做试卷或者“你问我答”的传统模式,而是以考试的名义,带着新员工把每个设备都转上一圈,从操作技巧到电气原理再到改造历程,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是每个新员工心目中最可靠的“李老师”。(王子仪)


0

-推广-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本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上一篇: 李班长的“麻辣滚烫”
下一篇:视频摄影“新手段”,宣传队伍再升级

经济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