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是普法宣传的落脚点,是法治社会建设的前沿。农村基层治理法治化既是全面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在农村基层社会治理层面的具体实践,也是支撑保障农业农村现代化、助力实现乡村振兴的应有之义和重要举措。
普法与乡村振兴同行
冬日的暖阳透过云层,形成一束束光柱,洒进隆子县三安曲林乡格西村,村里的老少青们聚集在格西村党群服务中心的广场前,一边喝着甜茶一边聚精会神聆听着。这便是山南烟草驻村工作队组织的“甜茶普法会”一个将普法工作与西藏传统相结合的创新实践。
索朗多吉,2024年响应推进乡村振兴的号召,到格西村开展驻村帮扶工作,在助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格西的同时,化身村里的普法志愿者,借助农闲时机,用藏汉双语向村民们讲解与日常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
“网上买的商品在运输过程中遗失了,该找谁赔偿啊?邻居建房影响到自家的通风采光,责任在谁?这些种种问题都可以用法律的方式予以解决”他的话语简单而深刻,让村民们频频点头。
“以前总觉得法律离我们很远,现在才知道,它其实就在我们身边”村民卓玛感慨地说。
在冬日的暖阳下,村民们你一言我一语,讨论着法律条文,分享着彼此的理解。这样的场景,已成为驻村工作队普法工作的一部分。通过“甜茶普法会”,法律不再是“高高在上”的条文,而是融入了村民的日常生活。 “喝甜茶,是我们藏族人的传统,也是我们交流的重要渠道,现在,它成了我们学习法律、了解政策的地方。”村长格桑朗杰微笑着说。
如今曾经的传统变成了普法宣传的主阵地、基层治理的新延伸、法治建设的新渠道。
普法与市场监管携手
“你看,这条法律规定了卷烟的合法进货渠道及销售渠道,我们作为零售户,一定要严格遵守,这样才能避免不必要的麻烦”专卖执法人员手拿烟草专卖法册子向零售户解释道。
“买烟还需搭售?”“可否通过外卖平台售烟”“内部特供烟可买吗?”“可以摆摊卖烟吗”为有效解决诸如此类问题,近年来山南烟草借助“三员”队伍以开展市场检查、客户走访、卷烟配送为契机,积极主动地开展普法工作,向零售户及社会公众普及烟草专卖相关法律法规、传授真假烟鉴别知识,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增强零售户的法律意识,有效遏制不正当竞争和违法经营活动,保障卷烟零售户及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位于乃东区的零售户多吉大爷感慨道:“ 原来我只顾着卖烟,不明白原来这里面的门道这么深,现在有了他们的宣传解释,我的心里也有底了”。
稽查员在街头宣传烟草专卖法的同时,山南市第二高级中学里正召开一个别具生面的主题班会活动---“未来有你 护航有我”校园禁烟主题班会活动。
“同学们,你们知道未成年人吸烟的危害吗?”桑珠站在讲台上,认真地问。 孩子们纷纷摇头,好奇地看着桑珠。 桑珠打开了一个动画视频,生动地展示了吸烟对未成年人健康的影响。接着,又补充道“未成年人吸食电子烟会对大脑发育产生危害,会对注意力、学习能力、情绪波动和冲动控制产生影响,造成注意力和记忆力下降。”
在互动环节,现场气氛热烈,同学们积极踊跃回答问题,不断增强识别抵制传统卷烟、电子烟的意识和能力。
“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人人有责,作为相关责任部门,我们将守土尽责,持续加大涉烟违法行为查处力度,严厉查处打击校园周边卷烟、电子烟销售乱象,严格落实红线内限制准入+红线外重点监管的工作举措,营造保护未成年人成长的良好氛围!”专卖科科长李文青郑重地说。
2024年以来山南烟草加强普法宣传教育,深入开展党内法规、烟草专卖以及行政法律法规的学习宣传教育,在隆子县玉麦乡便民服务大厅,打造“雪域阳光 法治同行”文化墙,推动普法工作向边境地区延伸,持续提升干部群众法治意识和法治素养。截止目前,开展普法宣传进校园、进村(居)、进机关、进市场等活动16次,向零售户、消费者发放法律法规宣传资料1600余份。
-推广-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本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上一篇: 传统茶叶品牌泛茶如何突破营销壁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