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媒体报道深兰科技拿下了乌鲁木齐水磨沟区的环卫项目,订单总额1.1亿,未来乌鲁木齐还可能再采购5000万的AI清扫机器人。这可不是小数目,但更让人好奇的是:AI机器人扫大街,真的能扫出“智慧城市”的未来吗?

乌鲁木齐的“智慧”选择:AI扫大街,靠谱吗?
水磨沟区,乌鲁木齐的“老牌富人区”,经济强、消费旺,但城市管理和环卫压力也大。人多、车多、景点多,街道保洁任务繁重,传统的环卫模式显然已经跟不上节奏。于是,水磨沟区政府盯上了AI技术,选择了人工智能头部企业深兰科技。
深兰科技是谁?国内AI领域的“老司机”,深兰科技旗下熊猫汽车板块长期聚焦生产资料类车辆研发,拥有领先的L2--L4级自动驾驶软硬件及系统的开发和智能汽车整车研制能力,在智能环卫领域,陆续研发了AI智能环卫车扫路王、小犀牛等多种装备,并在全国多个城市落地。2021年,在上海市经信委的指导下,深兰联合70多家单位,发起成立“新一代人工智能环卫智能化产业联盟”,率先发布“新一代人工智能环卫智能化服务平台”,并采用长期运维生态发展的平台服务模式,打造了可以实现环卫机具企业、人工智能企业和环卫服务企业三者长期共生关系和持续收入的成长模型,进而帮助环卫企业降本增效。至今,公司已成为具备智能环卫装备软硬一体化交付能力的平台型企业。
这次,深兰不仅带来了技术,还准备在乌鲁木齐成立子公司,专门负责这个项目。从设备调试到人员培训,再到数据管理,深兰要做的不仅是“扫大街”,而是打造一套智慧环卫的“操作系统”。

但问题来了:AI机器人扫大街,真的比人工靠谱吗?我们不妨看看深兰的“战绩”。他们的AI环卫车“扫路王”已经在深圳、常州等多个城市落地,清扫效率高、成本低,还能实时上传数据,帮助城市管理者动态监管。
AI环卫的背后:政策红利与市场需求的“双轮驱动”
深兰科技拿下乌鲁木齐的项目,背后离不开政策的推动。2020年,国务院发布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明确提出要支持无人驾驶技术在市政环卫领域的应用。2024年,国务院又印发了《新型城镇化战略五年行动计划》,要求城市提供更智能、高效的服务。政策红利之下,AI环卫成了“香饽饽”。
但政策只是“推手”,真正的动力还是市场需求。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传统的环卫模式已经难以应对复杂的城市环境。人工成本高、效率低,还面临招工难的问题。AI技术的引入,不仅能降低人力成本,还能提高作业效率,甚至实现24小时不间断清扫。对于乌鲁木齐这样的城市来说,AI环卫无疑是一个“解渴”的选择。
深兰科技的“野心”:从乌鲁木齐走向全国
深兰科技这次在乌鲁木齐的布局,显然不只是为了一个项目。据透露,他们还参与了乌鲁木齐另外两个中心城区的环卫项目,总金额超过2亿元。这背后,是深兰科技在全国范围内推广AI环卫的“野心”。
据了解,深兰的AI环卫车和清洁机器人已经在多个城市落地,但乌鲁木齐的项目无疑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作为西北地区的经济中心,乌鲁木齐的智慧城市建设具有示范意义。如果深兰在这里取得成功,无疑会为他们在全国其他城市的推广打下坚实的基础。

但深兰的野心不止于此。他们还在去年8月联合上海诺法环保公司签署合作协议,共同研发最新型“熊猫”品牌AI新能源环卫车系列产品,开拓智能环卫装备消费市场,预计5年内,将销售新型AI新能源环卫车数千辆。这意味着,深兰不仅要抢占AI环卫的市场,还要在新能源领域分一杯羹。AI+新能源,深兰的“双轮驱动”战略,显然是想在未来的环卫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
智慧城市的未来:AI环卫只是开始
AI环卫的落地,标志着智慧城市建设迈出了重要一步。但智慧城市不仅仅是“扫大街”那么简单。从交通管理到环境监测,从公共服务到社会治理,AI技术的应用场景还有很多。深兰科技在乌鲁木齐的项目,或许只是一个开始。
未来,随着AI技术的不断成熟,智慧城市的蓝图将逐渐清晰。但技术的进步离不开政策的支持和市场的认可。乌鲁木齐的AI环卫项目,能否成为智慧城市建设的“样板工程”,还需要时间来检验。
引用一句乔布斯的话:“创新是区别领导者和追随者的唯一标准。”深兰科技能否在AI环卫领域成为“领导者”,不仅要看技术,还要看他们如何应对挑战,如何在实践中不断优化和升级。乌鲁木齐的街道,将成为他们的“试金石”。(黄丽敏)
-推广-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本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上一篇: 赶吉贺新闹村晚,全民共度温暖年 抖音「万家灯火欢聚夜」圆满收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