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位置:经济网_经济日报《经济》杂志社官网 >> 企业资讯 >> 浏览文章

助力冰雪经济成为东北振兴的“热引擎” ​

2025-02-07 来源:永州新闻网

时隔近30年,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于2025年2月7日在哈尔滨盛大开幕。这场冰雪盛会不仅是一场体育竞技的狂欢,更成为撬动区域经济转型、激活冰雪产业链的关键契机。

作为北京冬奥会后中国举办的又一国际性冰雪赛事,亚冬会的举办不仅延续了“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成果,更通过政策引领、市场扩容、产业升级等多维度联动,将“冷资源”转化为“热经济”,为东北振兴注入新动能。

政策与市场共振,冰雪经济迈向万亿级规模。自印发《关于以冰雪运动高质量发展激发冰雪经济活力的若干意见》以来,冰雪经济步入高速发展期。文件提出,到2027年冰雪经济总规模达到1.2万亿元,2030年突破1.5万亿元。哈尔滨亚冬会的举办,正是这一政策导向下的实践样本。数据显示,2024-2025冰雪季中国冰雪休闲旅游人数预计达5.2亿人次,旅游收入超过6300亿元,较前一年显著增长。政策与市场的双重驱动,使冰雪经济成为扩大内需、促进消费升级的重要抓手。

产业链延伸,从冰雪运动到“冰雪+”全业态。亚冬会的举办加速了冰雪产业链的横向拓展与纵向深化。近年来,冰雪旅游井喷式增长,哈尔滨冰雪大世界累计接待游客突破200万人次,亚布力滑雪度假区游客量同比增长20%。黑龙江推出“跟着赛事去旅行”12条精品线路,串联赛事场馆与冰雪景区,带动漠河极光游、雪乡民俗体验等多样化消费场景。与此同时,装备制造突破升级。国产冰雪装备企业迎来爆发期。例如,哈尔滨乾卯雪龙公司订单量同比增长3倍,冰雪欢腾科技公司研发的碳纤维滑雪板等产品亮相国际赛事,国产装备在性能和材料上实现突破。此外,冰雪+百业”融合,冰雪与文化、教育、科技深度融合。哈尔滨打造80余处公益冰场、4条越野滑雪线路,冰雪研学、非遗体验等活动吸引国内外游客。冰雪运动普及更带动就业,亚布力周边村民转型滑雪教练、民宿经营者,实现增收。

区域振兴,冰雪经济成为东北转型“流量密码”。东北地区依托亚冬会,探索出一条“冰天雪地”向“金山银山”转化的新路径亚布力滑雪场实现“三山联网”,客房数增长60%,接待能力显著提升;哈尔滨地铁线路贯通、火车站改造完成,交通网络优化助力全域旅游。黑龙江推动“百万青少年上冰雪”计划,牡丹江、哈尔滨等地学校数十年坚持冰场建设,培养出数百名速滑世界冠军。产学研结合方面,哈工大等高校与企业合作研发新材料技术,提升冰雪产业“含新量”。亚冬会期间,赛事区域首次投用复兴号技术提升型智能动车组,并对两组复兴号车体进行改造,车厢内增设大件行李存放处和雪具专用柜,满足了参赛运动员雪具随身携带、定点存放的需求。 哈尔滨站、哈尔滨西站、亚布力西站等重点车站增设亚冬会专用通道、售票专用窗口、专用候车区域,为参赛运动员、赛事工作人员和新闻媒体记者提供便捷通道。

亚冬会的举办,标志着冰雪经济从“冬奥效应”向“长效发展”的跨越。通过赛事牵引,政策支持、产业协同、区域联动、国际合作的“冰雪经济生态圈”逐步成型。冰雪产业的“含新量”与“含金量”不断提升,这不仅为东北振兴注入活力,更为经济的多元化增长提供了新范式。(蔡东然、庄煜涵)

0

-推广-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本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上一篇: 天然钻石:经济浪潮中的“硬核”资产
下一篇:没有了

经济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