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2日,为期40天的2025年中国铁路春运圆满收官,全国铁路累计发送旅客5.13亿人次,同比增长6.1%,客货运量均创春运同期历史新高。
从智能调度中心的数据洪流,到复兴号车厢里的欢声笑语,这场人类最大规模周期性迁徙,正在铁轨的延伸中书写着发展与民生的双重叙事。数据不仅是一份亮眼的成绩单,更见证了流动中国的蓬勃活力与强大韧性。
运力供给的显著提升。铁路部门充分发挥世界最大高速铁路网和先进铁路网的优势,利用新开通运营的沪苏湖、集大原高铁等新线能力,以及春运前投用的185组新造时速350公里复兴号动车组,加大运力投放,客座能力同比增长8.4%,客运能力投放创春运历史新高。这一举措有效满足了旅客出行需求,让更多人能够顺利踏上归乡和返程的旅途,体现了铁路部门对民生需求的精准把握和积极回应。
服务品质的全面优化。在各地火车站,一系列细节之处的改变尽显温情。比如,国铁武汉局与武汉天河机场让“空铁联运”提档升级,旅客换乘更加便捷;北京站出站口采用自动感应门,老式“梳齿式”单向门逐步被新型门取代,方便旅客和轮椅出行者;昆明火车站站台上设置升降装置和安全绳,保障旅客候车安全。此外,智能引导机器人、新型腿部安检仪等设备的应用,也提升了旅客出行的智能化和便捷化水平。
保障重点物资运输。春运期间,铁路加大货运保供力度,充分利用大秦、瓦日、浩吉、兰新等主要货运通道能力,全力保障电煤、粮食、化肥、春耕和节日重点物资运输,做到优先保障、应装尽装。国家铁路日均装车17.16万车,全国371家铁路直供电厂存煤平均可耗天数持续稳定在20天以上,为国民经济平稳运行和人民群众温暖过冬提供了有力支撑。同时,中欧(亚)班列、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中老铁路跨境货物运输量也实现增长,有力维护了国际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
2025年铁路春运的圆满收官,是中国铁路发展的一个缩影,展现了中国交通基础设施的强大实力和服务水平的不断提升。它不仅承载着亿万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也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展望未来,随着中国铁路网的不断完善和服务质量的持续提升,相信铁路春运将继续为人民群众的出行和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更大力量。(唐子翔)
-推广-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本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上一篇: 春运归途照见流动中国的蓬勃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