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位置:经济网_经济日报《经济》杂志社官网 >> 企业资讯 >> 浏览文章

铁路春运绘就中国活力新图景

2025-02-28 来源:永州新闻网

2月22日,历经40天的2025年春运圆满落幕。2025年综合运输春运工作专班的数据显示,今年春运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为90.2亿人次,创下历史新纪录。巨量的人员物资流动,满足了新春佳节走亲访友的需求,也彰显了中国经济的澎湃活力。

数字背后,不仅是一场人潮与物资的流动盛宴,更折射出中国经济韧性十足、服务迭代升级、科技赋能生活的时代图景。

“民之所需,行之所至。”今年春运,铁路服务从“走得了”向“走得好”跨越升级。南昌西至长沙南的G1429次列车上,健康咨询台首次引入康复科、心内科等专家团队,将专业医疗资源搬上流动的车厢,让归途更添温情。长三角铁路将硬座改硬卧,票价优惠幅度低至二折,反向回空列车扩容至60趟,用“慢火车”的提质与“高速度”的普惠,编织出覆盖不同群体的出行网络。成都东站的外籍旅客服务站、北京南站的定制化“年味”餐食、漳州站的急客绿色通道,无一不彰显服务的精细化与人性化。正如旅客所言,春运已从“泡面与地铺”的苦涩记忆,蜕变为现代文明的流动画卷。

“智行千里,驭风而驰。”科技创新为春运注入硬核力量。呼和浩特东站的智能客运管理系统,通过AI算法实时监测旅客安全与环境指标;南京南站的智慧消防平台将应急响应效率提升90%,让车站安全智能化。中老铁路沿线布设多语言支付终端,昆明铁路局利用气象预警优化行车调度,技术之力正打破地域与文化的壁垒。而12306系统的单日售票2162.6万张、候补兑现率75.2%,更以数字之能托举起亿万人次的出行期待。与此同时,CR450动车组以试验时速450公里的“全球最快”身姿亮相,其碳纤维车身与永磁牵引技术,预示着中国高铁即将迈入“400公里时代”。科技与人文的交融,让“流动的中国”既有速度,更具温度。

“物畅其流,生机勃发。”春运不仅是人潮的迁徙,更是物资的脉动。新疆铁路接卸春耕化肥49.9万吨,大秦铁路日均运煤百万吨,武汉局保障电厂存煤可耗30天以上,一条条“钢铁动脉”串联起国计民生的保障线。山海关站优化“微循环”调度,浩吉铁路襄州北站6分钟接发一列煤炭专车,货运效率的提升,为实体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能。跨境运输同样亮眼:中欧班列开行3230列,西部陆海新通道货运量增长24.1%,中老铁路跨境货物突破64万吨,中国铁路正以开放之姿,护航全球产业链的稳定。

“春光无限好,未来可期许”。2025年春运的圆满收官,既是中国经济复苏的生动注脚,亦是高质量发展的铿锵足音。铁路春运的升级之路,不仅让“流动”更高效、更舒适,更以基础设施的“硬支撑”与服务创新的“软实力”,为内需提振、区域协同、国际循环开辟新路径。正如CR450动车组飞驰向前的轨迹,中国发展的列车,亦将载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驶向更辽阔的春天。(罗陆韬)


0

-推广-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本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上一篇: 铁龙奔腾绘就春耕美好画卷
下一篇:跨越次元,看人保寿险如何守护您的热血人生

经济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