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位置:经济网_经济日报《经济》杂志社官网 >> 企业资讯 >> 浏览文章

“一单制”:中国物流体系现代化改革的里程碑

2025-03-04 来源:永州新闻网

日前4家航运企业与国铁集团签署“一单制”运输服务协议,进一步简化多式联运过程中的交接、换装环节,降低企业物流成本。

在国家推进"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战略背景下,中国国家铁路集团与中谷物流、信风海运等四家航运企业签署的"一单制"运输协议,看似是技术层面的流程优化,实则是中国物流体系现代化改革的里程碑事件。

破解"分段之困",运输方式的革命性融合。传统多式联运的痛点在于"分段式"服务带来的效率损耗。以新疆准东至广东佛山的物流线路为例,过去需要客户分别对接铁路、港口、公路等多个承运主体,单证交接需重复5次以上,货物流转平均产生3次短驳运输。而"一单制"通过统一运单、数据标准和技术平台,将运输链条上的"断点"转化为"节点"。这种变革犹如打通物流网络的"任督二脉",使铁路班列与航运班轮真正实现"无缝焊接"。

协议中4%的运费降幅,表面看是直接成本优化,实则揭示着物流成本核算体系的范式转换。过去企业关注单个环节的议价能力,现在通过"一次委托、一箱到底"的机制设计,将成本控制从要素竞争升级为系统协同。这种转变恰与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威廉姆森的"交易成本理论"形成呼应——制度创新带来的交易费用下降,远比技术改进更具经济价值。

更深远的影响在于运价形成机制的改革。当铁路与航运企业共享同一运单体系,实质上构建起跨运输方式的比价机制。这种市场倒逼效应,将促使各承运主体主动优化服务、降低成本,形成良性的市场竞争生态。国务院《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明确提出,要将物流成本占GDP比率从14.6%降至12%。"一单制"改革的启示在于:降低社会物流成本不能止于税费减免,更需通过制度创新释放系统效率。这种改革思维,对破解其他领域"九龙治水"式的管理困局具有示范价值。

当铁路与航运的"握手"从物理连接升华为制度融合,人们看到的不仅是一条更高效的物流通道,更是一个通过深化改革激活市场活力的生动样本。这或许正是中国经济在转型升级中,向高质量发展迈进的深层密码。(李雨桦)


0

-推广-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本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上一篇: 农发行克山县支行积极支持 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开展市场化收购
下一篇:奶茶店血亏20万家,他们靠“送电上门”狂揽200城!揭秘移动充电的暴利公式

经济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