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六十一个学雷锋纪念日到来之际,许多暖心的画面拼成巨型画布,在全国各地慢慢铺开。高铁飞驰的站台,人头攒动的候车厅,在徐州东站,“顺心”服务小分队已上线!90后客运员张祖艳正搀扶着视障旅客前去乘坐列车。这个场景恰似时代的隐喻:当高铁时速突破350公里,雷锋精神伴有爱的温度,铺就亿万旅客的暖心归途。徐州东站里的温情故事,让我们看见新时代雷锋精神的生动演绎。
匠心传承:从"158"到"顺心"的服务密码。从南京南站"158"雷锋服务站到徐州东站"顺心"服务台,雷锋服务点的绽放轨迹勾勒出雷锋精神的传承图谱。在重庆山火救援前线,摩托车手们用钢铁脊梁筑起生命通道;在"天宫课堂"的天地连线中,航天工程师们用匠心雕琢着星辰大海的梦想……这些新时代的雷锋故事,不仅仅是简单的传承,更是中华精神的升华。他们如匠人雕琢玉石般,把雷锋服务人民的精神刻在实践中,打磨出更精细的棱面。
智慧赋能:新时代雷锋服务的创新实践。 在数字化的新时代,雷锋精神展现出新的实践形态。杭州"最美妈妈"吴菊萍用移动互联网组建公益联盟,5年帮助3000名困境儿童;"雨衣妹妹"刘仙通过直播电商为武汉筹集900吨医疗物资;徐州站"顺心"服务台利用五色手环实时定位重点旅客,实现跨车次、跨站点的服务接力。这种"指尖上的雷锋"服务创新,不仅仅是数字化时代赋予服务的新动能,更是当下人们所需要的样子。正如张祖艳所说:"服务要搭乘复兴号的速度,将温暖精准送达旅客心间。"
星火成炬:凡人微光里的精神丰碑。 徐州东站张祖艳日均两万步的服务足迹,丈量出新时代雷锋精神的实践维度。她和同事们创造的不仅是"尼红奖章""江苏省劳模"等荣誉,更构建起流动中国的精神驿站。从"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到徐州站"顺心"服务台的实践, 从"学雷锋做好事"到"人人都是雷锋",雷锋精神历经甲子岁月的淬炼,已沉淀为民族精神谱系中永不褪色的基因。这种精神力量,将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壮阔征程中,续写更加动人的故事。
雷锋精神历经六十载岁月洗礼,早已突破时空界限,升华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坐标,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王贝、刘春萌)
-推广-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本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上一篇: 共谋服务业新发展 河南省新服务新供给品牌企业发布展示活动在许昌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