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位置:经济网_经济日报《经济》杂志社官网 >> 企业资讯 >> 浏览文章

“八纵八横”添新笔画,奏响发展新乐章

2025-03-08 来源:永州新闻网

  2025年3月6日凌晨3时许,随着相关线路拨接任务顺利完成,标志着在建渝厦高铁重庆段成功接入国家“八纵八横”铁路网,距离正式开通更近一步。(3月6日中新网)

  渝厦高铁重庆段正式接入国家“八纵八横”铁路网。这不仅是一次工程技术的胜利,更是中国高铁版图向西南纵深挺进的战略落子,折射出新时代交通强国的深层逻辑。

  西南艰险山区的工程突围。渝厦高铁重庆段自2020年启动建设,穿越渝中、南岸、武隆等八区县,地质条件之复杂堪称“教科书级挑战”:喀斯特地貌暗藏溶洞,乌江峡谷壁立千仞,彭水段桥隧比高达92%。建设单位在施工中创新采用“智能监测+BIM建模”技术,攻克了营业线夜间施工、接触网动态调整等难题,将350公里时速的设计理念镌刻在崇山峻岭之间。这场历时五年的攻坚,恰是中国基建从“平原时代”迈向“山地时代”的缩影——当高铁网络向地形复杂的西部地区延伸,工程智慧正在重塑人与自然的对话方式。

  1小时生活圈的经济地理革命。线路贯通后,重庆主城与黔江的时空距离从4小时骤降至1小时,这不仅是数字的压缩,更是区域经济格局的颠覆性重构。以武隆为例,这个曾因交通闭塞制约旅游发展的“世界自然遗产地”,将直接融入成渝“2小时经济圈”,预计年游客量可突破5000万人次。更深远的意义在于,这条高铁使成渝城市群与长株潭、海西经济区形成“战略三角”,重庆的汽车、电子产业可与长沙工程机械、厦门电子信息产业形成互补,构建起纵贯中西部的先进制造业走廊。

  长江经济带的“黄金支点”。作为“八纵八横”渝厦通道的关键段落,该线路的接入标志着长江经济带立体交通网完成关键拼图。从上海洋山港到重庆果园港,从长三角城市群到成渝双城经济圈,高铁网与长江水道形成“十字交汇”,推动要素流动从“江海联运”升级为“水铁共舞”。这种多式联运的叠加效应,使重庆得以发挥“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联结点优势,将内陆腹地转化为开放前沿。数据显示,高铁开通后渝东南片区物流成本预计下降30%,为武陵山区特色农产品外运打开新通道。

  这条钢铁巨龙承载的,是山河重塑的雄心,是时空折叠的智慧,更是亿万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这,正是中国高铁故事最动人的篇章。(黎日托)


0

-推广-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本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上一篇: 高铁赏花游:铁轨串起的经济人文图景
下一篇:高铁赏花游开启“春日经济”新征程

经济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