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位置:经济网_经济日报《经济》杂志社官网 >> 企业资讯 >> 浏览文章

高铁占比过半,长三角经济脉动再提速

2025-03-11 来源:永州新闻网

长三角铁路迎来又一历史性时刻。最新数据显示,目前长三角铁路营业里程突破1.5万公里,其中高铁营业里程超过7700公里,占比首次过半。

在长江三角洲的广袤土地上,一条条银色的轨道正以惊人的速度延展。高铁占比过半预示着长三角区域发展迈入了以“轨道升级”驱动“经济加速度”的新阶段。

轨道升级,从“物理连接”到“经济动脉”。高铁网络的密集化,彻底重构了长三角的时空格局。如今,上海与南京间每天往返列车超600趟,平均2.7分钟一班;苏州早高峰通勤列车20分钟内直达上海,沪杭、沪宁等干线高峰期近乎“地铁化”运营。这种“公交化”的交通效率,让“双城生活”从概念变为常态——昆山青年每日跨省通勤,阳澄湖大闸蟹4小时直达上海餐桌,折射出高铁对生产要素流动的催化作用。

更深层的变革在于产业布局的重构。虹桥商务区从“上海的枢纽”升级为“长三角的会客厅”,500余家企业总部在此扎根,制造基地则分布在2小时高铁圈内的苏州、宁波等地。沪苏湖高铁串联起青浦、吴江、南浔等长三角“腰部城市”,让上海的设计研发能力与腹地的制造资源无缝对接,形成“总部+基地”的产业协同新模式。数据显示,2024年长三角中欧班列开行4647列,货运量同比增长10.4%,高铁网络与物流通道的叠加效应,让“轨道经济”的辐射半径延伸至欧亚36国。

从“城市集群”到“命运共同体”。根据规划,到2025年长三角高铁里程将达9200公里,形成以上海为中心、南京杭州合肥为副中心的“多三角放射网”。正在建设的上海东站、南京北站等超级枢纽,将推动交通网从“节点连接”迈向“系统集成”——宝山站衔接沿江与沿海通道,松江站串联沪昆与沪苏湖高铁,这些枢纽如同“黄金纽扣”,将长三角城市群紧紧缝合。

轨道交通的钢轨上,承载的不仅是飞驰的列车,更是一个区域向世界级城市群跃迁的雄心。当高铁里程过半成为新起点,长三角已按下“轨道经济”的快进键——这里的故事,才刚刚开始。(李雨桦)


0

-推广-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本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上一篇: 绿意盎然 共植希望
下一篇:芳华绽放,香韵传承 ——农发行东莞市分行工会举办三八妇女节非遗文化体验活动

经济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