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位置:经济网_经济日报《经济》杂志社官网 >> 企业资讯 >> 浏览文章

以案说险:勿信“代理退保”陷阱,警惕黑产诈骗风险

2025-03-12 来源:永州新闻网

  日常生活中,我们常遇到声称能“全额退保”的广告或电话,这些承诺背后往往隐藏巨大风险。不法分子利用虚假承诺和非法手段获取个人信息,损害消费者权益且可能导致经济损失和信息泄露。面对此类诱惑,我们需保持警觉,增强自我保护意识,远离金融诈骗陷阱。

  警示案例

  轻信“代理退保”,老人痛失保障

  退休职工陈阿姨,在手机上偶然看到一则视频广告,声称可通过“专业维权团队”全额退还保险费用,并提供了微信联系方式。心动之下,陈阿姨添加了联系人,并在对方承诺只需支付5000元手续费即可全额拿回保费后,签署了委托协议并通过微信转账支付了这笔费用,随后,还配合对方提供了个人银行卡信息和转账授权,协助提供“代签名”、“承诺收益”等材料。

  此后,陈阿姨与“退保专家”联系,对方却一直推脱说尚无结果,几周后彻底失联。陈阿姨意识到被骗,联系保险公司后得知自己的保单已办理退保。同时,以陈阿姨的名义提交的投诉材料中的“代签名”、“承诺收益”等内容均系伪造证据,涉嫌违法。这次事件,陈阿姨不仅未拿回任何款项,还失去了健康险保障,并因个人信息泄露频繁接到诈骗电话,给她带来了极大的心理压力和困扰。

  案例分析

  案例中,不法分子首先虚假承诺,以“全额退保”为幌子,夸大保单缺陷制造焦虑,以广撒网的形式吸引有退保意愿和有资金需求的人。之后虚构“内部渠道”“成功案例”骗取信任。在签订“代理协议”后,要求提供敏感信息(如保单、身份证、银行卡),并教唆客户编造虚假理由、伪造证据进行投诉。最终以掌握的敏感信息截留退保资金。

  中荷人寿温馨提醒您

  1、认清本质

  “代理退保”涉嫌非法牟利,任何声称“无需材料”、“快速退保”的机构均不可信。

  2、正规维权

  若有疑问,可通过保险公司官方客服热线、柜面服务或官方APP咨询。

  3、保护信息

  不向第三方提供敏感信息,遇疑似诈骗立即报警。

  在日常生活中,保持对金融安全的警觉至关重要。面对“代理退保”等行为时,请谨慎对待,不要轻信虚假承诺,保护个人信息,并选择正规渠道维权。不断提高自身的金融风险防范意识,才能更好地守护您和家人的幸福生活。


0

-推广-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本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上一篇: 泰康之家打造“智慧社区”新样本
下一篇:保障金融权益 助力美好生活 ——中荷人寿深入开展2025年“3・15”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教育宣传活动

经济智库